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問題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正確把握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寶貴經驗。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一定要更加注重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構建政府和市場分工協同的良性互動機制,讓「兩隻手」形成合力、共同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建設美麗宜居鄉村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規制,撬動、整合農村社會各種要素,引導城鄉要素雙向有效流動,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不是簡單下達行政命令,而是在尊重市場規律和農民主體地位基礎上,把握好方向、節奏和力度,通過有效制度供給,以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以政策引導市場預期,以規劃明確投資方向,以法治規範市場行為,確保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行穩致遠。
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能促進各類城鄉生產要素有效配置,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必須堅持市場主導,發揮市場在資源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資源自由流動,使農民成為建設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同時,政府要對市場失靈和外部性較大的領域進行校正,補齊鄉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方面的短板,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共享發展。
「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只要我們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有機結合,激活城鄉發展要素,補齊「三農」發展短板,就能在齊魯大地奏出和諧美妙的「協奏曲」,繪就絢麗生動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如果本條內容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刪除。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擅自盜用視頻、文章、圖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