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工山鎮桃園村,道路兩旁的行道樹整齊劃一、搖曳多姿;整潔雅致的一排排農家小別墅,特色的三角斜坡屋頂吸人眼球;村內的水泥路、砂石路四通八達、筆直平坦。
微風徐徐,綠色長廊、池中小亭是居民避暑納涼的好去處……桃園村作為2014年省級美好鄉村示範村,自動工建設以來,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到處彰顯著美好鄉村建設帶來的喜人變化。
在桃園村,主幹道兩側的花壇很具特色、引人注意,村內所有大大小小的花壇全部都由橢圓狀的鵝卵石鋪就而成,這種石頭看起來美觀,鋪起來的花壇耐衝刷不易磨損。
據了解,桃園在美好鄉村建設推進全過程以群眾主體、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該村2014年被確定為省級美好鄉村建設示範村以來,自發組建村民議事會、理事會、監事會,村委會也以提高村民的參與度和群眾滿意度為主線。看到如今的變化,村黨總支書記楊長勝很是感慨:「美好鄉村建設初期,少數群眾不是很理解,參與度不是很高,通過理事會成員廣泛宣傳引導,群眾參與度越來越高,每個村民都積極支持美好鄉村建設工作。」
在美好鄉村建設過程中,桃園村堅持規劃引領,在著力改善村莊居民生活環境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依託丫山風景區緩衝帶優勢,大力發展觀光休閒農業、綠化苗木基地和鄉村客棧、農家樂。同時,美好鄉村建設吸引了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桃園人,陳義洪在外從商,今年也回到家鄉,自籌資金近千萬元,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種植了20畝特色採摘果園,改造、擴建鄉村客棧、農家樂,並為村民投資建設公堂屋,免費提供服務。
美好鄉村塑造美好景致,桃園的歷史也激發了很多文藝工作者的創作靈感,他們慕名走進桃園,尋找桃園歷史遺蹟、文化碎片,挖掘青銅之源、長哥澇等村故事,連接起村莊斷續、斷根的文化脈絡。
「目前桃園美好鄉村建設點已完成道路瀝青路面鋪設、村莊綠化、道路路燈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下一步將結合村歷史文化,籌建桃文化展示館,同時我們將加快美好鄉村建設步伐,打造生態桃園,讓村民有一個宜居的生態環境。」工山鎮土地所所長、桃園美好鄉村建設負責人麻芳根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