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駐村第一書記的首要職責。
張大勇到任以來,迅速完成從企業員工到基層黨務工作者的角色轉變,並在鄉黨委指導下,協同村兩委全面開展工作。
剛到水泉村的時候,村支部的基礎設施還較為老舊,為了改善辦公環境,他向中國建研院申請了35萬元資金,維修原有的6間舊窯,新建4間會議室、活動室,購置桌、椅等辦公設備。如今的水泉支部已經煥然一新,為村兩委召開會議提供了場所,為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他積極探索加強黨建工作的方法,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還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紮實引導村裡的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相關制度的落實,黨員活動的規範化、常態化,促使村裡黨員參與活動的意識提高了,黨建工作的質量水平也有所提升,大家開始樂於配合參加村裡的一些事項決策和公益事業建設,保障了水泉村黨支部相關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
經過兩年的努力,水泉村支部黨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張大勇也連續兩年被水泉鄉黨委評為「2018、2019年度優秀第一書記」。
水泉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張大勇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突出古關古韻、挖掘特色資源」的號召,充分發揮中國建研院的專業技術優勢,配合建設紅門口地下長城景區,這將成為偏關邊塞軍事歷史風情遊的一部分,其由紅門口遺址、水泉營古堡、戰備地道三部分組成。
打造水泉紅色旅遊,是未來水泉村扶貧開發的一條康莊大道,於是,張大勇和村兩委積極推進紅門口「地下長城」景區開發,通過多方位宣傳、精心打造旅遊名片,開展誠信服務,紅門口地下長城景區旅遊市場開始日漸升溫。
在旅遊項目實施過程中,他聯繫到中國建研院技術人員進行實地勘測,檢查施工進度、把握施工質量,確保工程能夠如期竣工。在工程建設完成後,為周邊單位提供黨性教育培訓,促進紅色旅遊升級,希望能夠通過旅遊帶動經濟發展,為水泉村帶來新的經濟收入,振興水泉的文化產業。
現在,沿路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趨完善的公共設施、乾淨整潔的道路、平整美化的牆體以及宣傳標語都能讓大家感受到水泉村脫貧致富信心、決心以及積極向上的心態。
張大勇表示,下一步村裡將充分利用好旅遊產業優勢,打造特色產業,做好鄉村旅遊的文章,以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和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多種渠道,進一步提升村產業融合水平,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鞏固脫貧成效,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