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9月18日電(記者葉含勇 李倩薇)20世紀50年代的土地執照長什麼樣?20世紀60年代的結婚證和現在有什麼不同?你見過20世紀70年代的糧票嗎?……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18日,「流動博物館」號主題列車在成都地鐵7號線(環線)正式上線。
「流動博物館」以聲光影像呈現「濃縮版」70年,讓乘客回顧70年光輝歲月,見證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巨變。
這趟主題列車由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四川省建川博物館等單位共同打造。主辦方精心收集、挑選了1949-2019年的300多張重要歷史照片和文物複印件,通過時間長廊的設計,將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奮鬥歷程和老百姓衣食住行的變化逐年呈現。
9月18日拍攝的「流動博物館」主題列車內景。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9月18日拍攝的「流動博物館」主題列車內景。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為方便乘客更多地了解和分享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巨大變化,主題列車上設置了多處二維碼,掃碼即可進入更多新聞專題,把「流動博物館」延伸到「網絡博物館」。
本次主題列車展陳的所有文物複印件和部分圖片來自四川省建川博物館正在展出的「一條大河波浪寬——新中國70年民間記憶展」,該展覽展出了近3000幅歷史圖片與2200件珍貴文物。
「我今年已經62歲了。70年風雲激蕩,作為一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感恩者,我想辦一個展覽來記錄這70年。」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說,「這個展覽反響很強烈,所以我們與其他主辦方一拍即合,在地鐵這一人流量更大的地方,打造出一個『流動博物館』,讓更多市民和中外遊客直觀地感受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巨變。」
9月18日,乘客用手機拍攝「流動博物館」主題列車展出的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主題列車還有部分圖片來自專業攝影記者、攝影愛好者和普通市民的投稿。這些珍貴歷史圖片生動展現了四川省70年來的滄桑巨變和普通人的生活變遷。「我很有幸在第一天就坐上了這趟主題列車,車廂裡的老照片和文物複印件讓人感觸很深,特別是這70年來老百姓衣食住行的變化,那真是實實在在的、翻天覆地的。」成都市民楊先生說,周末一定要帶孩子來坐坐這趟列車。
自2010年成都開通首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以來,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已開通運營線路7條,線路總長240公裡,已基本形成骨幹線網。目前,成都地鐵日均客流量近400萬乘次,居中西部第一,城市軌道交通佔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近50%。通過主題列車的形式,讓地鐵成為新的文化展示窗口。
9月18日,乘客用手機拍攝「流動博物館」主題列車。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9月18日,媒體記者在「流動博物館」主題列車上進行新媒體直播。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這是成都地鐵第一列以紀實影像和文物複製品打造的主題列車,在全國也是一次創新。」成都軌道交通集團黨群工作部副部長周星說,為此,主辦方前期做了大量的圖片收集、挑選、審定和設計工作。
「我們將主題列車打造成了博物館意境,將70年來的照片按照時間軸順序逐年分布。6節車廂主色調使用了時下流行的莫蘭迪色系,將歷史的厚重感與現代風格相結合,拉近了歷史與當代受眾的距離。」「流動博物館」主題列車設計負責人劉梓希說。
記者了解到,這趟主題列車將一直開行至2019年12月31日。主題列車開行期間,主辦方還將適時推出相關的主題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