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那隻憨厚善良溫柔的龍貓,又重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了,你會再去看一遍嗎?
「龍貓,好爛漫的幻想。消失的鄉下風景、慈祥的爺爺奶奶、嬉笑追逐的兒時玩伴,是童年最純真美好的回憶。」
「很溫暖的片,喜歡龍貓,那個可愛的、帶給人安全感的動物。」
「看完後感覺整個世界都美好了很多,這種直戳人心的溫暖與感動,不禁讓人回想起童年那斑駁燦爛的時光,雖然早已漸去漸遠,卻依舊在深藏心底某個最柔軟的角落,永遠無法抹去。」
《龍貓》總是給人帶來一種溫暖和幸福的感覺。這種感覺,是緩慢的,如同溪河流水一般。
《龍貓》不像宮崎駿其他影片那樣,用觸目驚心的自然破壞的結果來震撼人心。而是直接給觀眾一個最理想的家園,讓人憧憬、使人嚮往。
《龍貓》是一個夢,一個屬於每個人心裡追求美好的夢。
每天早晨離開家去上學、路邊的田園風光、和自己的親人住在一塊,對於小時候美好的記憶,《龍貓》都一一呈現了出來。
雖然每個鏡頭只是點到為止,但這樣卻是我們最舒適的接受方式,過於渲染反而適得其反。
《龍貓》中的親情是不動聲色的,沒有生離死別,也沒有尖銳的矛盾衝突。
姐妹倆有時也會鬧一些小彆扭,但過不了多久,兩人又和好如初,姐妹倆與父親更是一點彆扭都沒鬧過。
這種生活不正是我們所憧憬的嗎。即使颳風,房子會吱吱作響,但至少我們能和親人生活在一起。
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著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龍貓,也想要坐一次貓公交。
《龍貓》讓我們感覺到生活的美好。宮崎駿的動畫總是會給你營造出一個美好的世界,無一例外,所以讓人喜歡。
可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聞過這個傳言——龍貓是死神。
不知道從哪時起,開始有人揚言稱道:龍貓是死神。他們稱這是一部「恐怖電影」,並且羅列出自己的「證據」。下面有一段相關「資料」,可供大家了解。
日本過去鄉下,傳說龍貓是一個死神,那輛貓車其實是帶他們靈魂走的工具,其他人都看不到他們了。(電影裡,河裡發現妹妹鞋子後,人物再沒畫影子了)
吉卜力公司也證實了,這是一個真事改編。事實是,一個小妹妹找媽媽失蹤,數日後發現被色魔碎屍林中,出去尋找的姐姐也失蹤了。
由於地域上的關聯,《龍貓》與狹山事件總被認為有著密切的關聯。
但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可以看出,狹山事件是發生在1963年埼玉縣狹山市的一起綁架勒索、強姦殺人的惡性刑事案件,被害者只有一名16歲的女高中生。
可後來被傳成:
簡直是無稽之談呀!
「故事中母親入院的七國山病院的藍本,八國山病院其實是真的存在的,在網上查一下就可以發現這個醫院是主要收容末期病患和精神病病患。」
可我查過「八國山病院」的谷歌和維基,可並不存在「八國山醫院」這一醫院。
同樣也是無根據地捏造事實!
「故事途中妹妹小梅失蹤時候在池子裡面發現的她的拖鞋,其實那個時候妹妹就已經淹死在池子裡面了,姊姊皋月看到妹妹的拖鞋,由於不敢面對現實,而說了『這不是小梅…』的謊。而在此之後的水池的拖鞋這一幕以後,兩姐妹出場都是沒影子的狀態。」
別看了,根本不是一雙鞋……
至於說沒影子……夜間光線弱,作畫影子不體現出來也正常。
可是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龍貓是死神都是不合理的。因為,你見過有這麼可愛,這麼笨拙的死神嗎?
龍貓就像童年時的一場夢,長大之後似乎忘記了。
可一旦看見它毛茸茸的身軀,童年的一切都漸漸地充斥在腦海裡。這大概就是我們得以在孤獨中相互慰藉的東西了吧。
無論如何,成熟就是一場病,能夠治癒它的,可能就是簡單的快樂了吧。
「心中有個龍貓,童年就不會消失。」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一座城堡。那裡有一段自己的故事,屬於自己的風景。或遠或近、或喜或悲,然後選擇淡忘甚至埋葬,都是那麼自然。」
「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學會長大,學會承受,學會哭過之後,親自擦乾眼淚,重拾信心。」
和龍貓的初次相遇,可能就像是那幾粒小小的、載著希望的種子。
這點點滴滴,一切的一切,也許只是我們兒時的天馬行空。但它的純真,倒映出了我們美好的心聲,洋溢著期待、希望和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