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大傢伙兒肯定都在期待即將到來的8天假期了。
在今天的項目會上,新加坡申辦方項目經理就問到了我們的假期安排,隻言片語中就能感受到她的羨慕。當問到我們香港辦的項目經理時,得知他們只休1號和2號假期,雖然連著周末,他們也就4天假,貌似聽她說,臺灣也是休1號和2號。
於是,小小的腦袋瓜就充滿了大大的疑惑,兩岸三地的假期安排有什麼不同呢?
香港的假期:
(1)1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2)農曆年初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農曆年初一的前一日);
(3)農曆年初二(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農曆年初一的前一日);
(4)農曆年初三(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農曆年初一的前一日);
(5)清明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6)耶穌受難節;
(7)耶穌受難節翌日;
(8)復活節星期一;
(9)勞動節,即5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0)佛誕,即農曆四月八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1)端午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2)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即7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3)國慶日,即10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14)中秋節翌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中秋節當日)或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該日的另一日;
(15)重陽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或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該日的另一日;
(16)聖誕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聖誕節後第二個周日);
(17)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
但是需要注意,香港特區政府仍有權對上述假期的日子作出增補或代替,《公眾假期條例》第6條對此作出規定:
⑴立法會可藉決議,指定任何一年的任何一日為公眾假期,以增補或取代附表所指明的任何日子;
⑵除根據以下第⑶款另有指定外,如於任何一年內兩個公眾假期適逢在同一日,則該日之後第一個並非公眾假期的日子,即為該年增補的公眾假期。
⑶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可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指定任何一年的任何一日為增補的公眾假期,以取代本屬第⑵款規定為該年內增補的公眾假期的另一日。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香港假期)
由此可見,香港做為曾經被英國殖民,97年才得以回歸的地方,節假日中西合璧,既有耶穌聖誕這種西方節日,也有端午中秋這樣的中華傳統節日,所以假日多,但每次只放一兩天,不會有我們這種黃金周這樣的長假。
臺灣的假期:
臺灣的假期和內地就更不同了,大部分假期是紀念國民政府的節日,當然,也不像香港那樣有一些西方節日。
以2020年為例:
臺灣的國慶是在10月10日,為辛亥革命紀念日,劃重點,歷史課本經常考,辛亥革命的意義。
雖然節假日政策不同,但同為中國人的事實不容置疑。天涯共此時,千裡共嬋娟。中秋快樂,國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