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新朋友點擊箭頭上方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黨建三基工程」,關注我們哦^^
擔當作為好書記
故事的主人公是——
西海岸新區辛安街道薛家泊子社區
黨支部書記 薛海
在西海岸新區辛安街道薛家泊子社區,社區居民說起社區黨支部書記薛海都大加讚賞。
「60後」社區居民薛林中說話時聲音高亢:「我們現如今住在高樓大廈裡,衣食住行有補貼,年齡大了也有補助。你說,老百姓還求什麼?」薛林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對社區的肯定。
「70後」陳秀紅是一名黨員,她由衷地感謝「村改」,不僅讓自己的居住環境改了,也卸下了她心裡的擔憂——下一代的住房問題。在薛家泊子社區的拆遷安置自主改造過程中,她不僅積極配合籤約,還領了任務——登門向社區居民講解拆遷補償政策和農民安置房政策,為社區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90後」薛燕已經成家,新家還安在薛家泊子社區。在薛燕印象中,童年時期她住在低矮的平房裡,每遇雨天,道路泥濘不堪,父母怕她弄髒了衣衫,總不喜她到街上玩耍。她說她對薛書記的印象就是走路很快,匆匆忙忙地,像有很多任務要去完成。「我初中時去同學家做客,特別羨慕她家的樓房,回家就告訴爸爸媽媽想住那樣的房子。在那之後不久,薛書記就帶著大家開始『村改』了。」薛燕說。
他們口中提及的「村改」,就是薛家泊子社區從2005年開始的村莊拆遷安置自主改造,分兩期進行,共涉及居民500戶。「村改的確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居民也很配合,不過,這項工作也真的是『扒層皮』的工作。那時候『兩委』班子成員、社區黨員、居民代表3支隊伍都發動起來了,大家分工用力,我還要協調設計、建設等問題,成宿成宿睡不著覺,生怕對不起大家的信任。」薛海說。
據統計,一期共拆遷安置居民136戶,投資1.1億元建設多層安置樓1.8萬餘平方米、高層安置樓1.6萬餘平方米。薛海說,整個過程是倒計時推進的,社區居民在外租房子,特別擔心大家不能準時回遷,他每天都靠在項目上,盯著進度。「這個時候我不衝上去,還要等何時?」
在一期之後,薛家泊子社區在2011年啟動二期「村改」工作。「這時候老百姓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一期的房子質量都很好也能準時入住,所以二期的籤約過程很順利。我們有了前期的經驗,工作也是一步步往前推進。」薛海說,當2014年2月19日,社區拆遷戶全部回遷安置完畢後,他心裡立即敞亮了很多。如今,通過村莊改造,社區資產達到4.7億元以上,到2017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1000多萬元。
「我2001年回來擔任村主任,3年後擔任黨支部書記,盡力為社區服務。只是,時間久了,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考慮周全,也有人會有意見,但是我沒啥私心,也堅持不在錢上動歪腦筋。幹了這麼些年,我始終告訴自己要對得起良心、對得起黨徽。」薛海說。
薛海1972年出生,在回社區工作之前,有自己的企業,生活也很如意。薛家泊子社區黨支部上一任老書記看中他是一位「有韌性、能幹大事」的小夥子,就極力勸說他回來為社區效力。薛海清晰地記得,老書記從任上退下來的時候,讓他的原班人馬也一起退休。「我知道他是為我提供一個可以施展的舞臺,當我不在這個位置的時候,我也會這麼做。」薛海說。
(來源:圖、文/青島日報 視頻/青島市廣播電視臺)
長按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青島西海岸新區黨建三基工程。
青島西海岸新區黨建三基工程
建強基層組織,夯實基礎工作,提升基本能力
郵箱:85161731@163.com
喜歡就點個讚再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