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超強颱風「山竹」登陸廣州。大家都在家裡躲颱風,「逆行者」趙虎卻帶著街道城管科科長,爬上了轄區一幢居民樓的樓頂,「看看物業公司有沒有做到位,花盆、棚子、舊家具都收起來了沒有。如果沒做的,就趕緊通知主人,或者直接找人幫他們搬走,吹到樓下會砸到人。」
身先士卒,是趙虎一直以來的自我要求,也是他對街道工作的一大感悟。剛到街道工作時,看到工作推不動,他心裡著急,卻從不洩氣,都是帶著大家一起上陣,「你搞不定的工作,我跟你一起去。」
2014年,因廣州市重點項目美術館建設用地,赤崗街道轄區內的廣東省建築機械廠有36戶需要拆遷,時間緊張且沒有回遷房。在多數人要房不要錢的情況下,徵拆工作難度倍增。
不同意拆遷的群體中,有一家的態度能影響大部分人,趙虎主動攬了下來:「這一戶我來包。」後來,趙虎主動上門找他深談了三次,他才終於同意。在趙虎的帶領下,赤崗街道僅用兩個月就基本完成了美術館區域居民房屋的徵拆任務。
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天光墟」,他同樣有這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
在麗影廣場周邊和大江直街,從早到晚擠滿了佔道經營的商販,數次整治效果都不明顯。「我們都覺得根本解決不了,趙書記愣是帶著我們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了。」赤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春松感慨。
從2013年3月開始整治,工作人員一邊逐個向攤販宣傳政策,一邊幫他們安排合規的攤位,或者協助尋找其他就業崗位。黨員幹部分段守點,街道班子成員每人一天輪流值班,每晚都要守到十一二點。「處理完日常工作,甭管多晚我都要去轉一圈,要不然心裡不踏實。」趙虎說。
20多年的老大難,沒那麼容易解決。「4月份有廣交會,會後咱們就能回來了吧?」商販們以為政府只是暫時整治,停攤幾周後,亂擺攤現象出現回潮。「這個時候,要讓他們看到我們的決心,不整治徹底絕不收兵。」工作人員中有人灰心氣餒時,趙虎及時給大家提了提神。
幾輪「拉鋸戰」後,經過14個月的堅決整治,困擾赤崗多年的「天光墟」終於消失了。如今,原址新鋪了瀝青路面和透水紅磚,在人行道豎起欄杆、擺上花盆,道路煥然一新。
談起衝在一線的擔當,趙虎說,「書記能否帶動黨工委,黨工委能否帶動群眾,關鍵就看領導幹部能否衝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