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虎:保衛子宮

2021-02-13 蓉健康

趙虎2002年進入位於包家巷的成都市第九人民醫院、婦產科醫院後,先後在普外科、神經外科和婦產科工作過。只要幹過婦產科的醫生,沒有不對兇險性前置胎盤感到恐懼的。他的記憶中,這樣的例子可以信手拈來。

那時他在當住院總,一個懷孕35周的女士,是瘢痕子宮,必須要及時剖腹產把胎兒抱出來,「子宮壁到處都布滿血管,剛一打開子宮,血就狂流出來,像洶湧的洪水,手術視野全被遮蓋了。」大出血就這樣開始了,在輸了上萬毫升血之後,為了保命,他不得不切掉產婦子宮。

術後,產婦出現全身瀰漫性出血、休克等併發症,在重症監護室住了近兩個月才出院。「作為一名醫生,對手術中出現的大出血無能為力,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有時都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救命的能力了。」

兇險性前置胎盤究竟有多兇險?趙虎拿起筆,畫了一個子宮,再畫出兩側的髂動脈和子宮上方的腹主動脈:「頭胎是剖宮產,子宮上會留下瘢痕,多支血管會植入瘢痕和胎盤,就像樹根一樣穿透肌肉層纏繞在子宮上。

這樣的產婦沒法順產,發生大出血母子都難保,只能剖宮產,但手術刀一下去,血管切斷,同樣大出血,髂動脈、腹主動脈的血都往這裡流,止都止不住,所以不得已的情況下只有把整個子宮切了才保得住命。」

作為成都市每年出生人口最多的三甲專科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希望既能保護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婦的生命安全,又能免於她們切除子宮的悲劇。當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及市九醫院、婦產科醫院整合成市婦兒中心醫院後,醫院要派人前往廣州學習介入技術,作為一名年輕醫生,趙虎主動報名前往。

醫院在作動員時,醫生報名並不積極,因為搞這個技術要吃射線,免疫系統、造血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都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罹患甲狀腺癌、生殖腺癌等癌症的風險。

趙虎之所以主動報名,是因為自己當過近8年的婦產科醫生,還在普外、神經外科工作過,相當於一個全科醫生,對疾病可能掌握更全面。他並不認為此舉就意味著自己有犧牲精神,「遇到過那麼多大出血案例,我就是想搞清楚,究竟該如何解決掉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趙虎:有辦法的「博士書記」
    大家都在家裡躲颱風,「逆行者」趙虎卻帶著街道城管科科長,爬上了轄區一幢居民樓的樓頂,「看看物業公司有沒有做到位,花盆、棚子、舊家具都收起來了沒有。如果沒做的,就趕緊通知主人,或者直接找人幫他們搬走,吹到樓下會砸到人。」身先士卒,是趙虎一直以來的自我要求,也是他對街道工作的一大感悟。
  • 健康播報臺 | 子宮脫垂可以不再切子宮了!
    日前,(7月30日),既是長安醫院婦產科學科帶頭人,同時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副主任的沈慧敏教授與長安醫院婦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羅波濤通過腹腔鏡為楊女士完成了子宮脫垂修復術,用一個特殊的網狀補片為她修復了盆底組織,解決了子宮脫垂和尿失禁的問題。據介紹,子宮脫垂是中老年婦女的常見疾病。「雖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令人非常煩惱,嚴重者甚至因此很少出門。」羅波濤如是說。
  • 詳解子宮結構異常:五方面分析
    首先說一下子宮的發育過程。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兩側副中腎管的的頭段會形成兩條輸卵管,而中段和尾段則融合到一起,形成子宮及陰道上段。如果這個過程中發生異常,則子宮畸形就會發生。生殖器未發育或發育不全子宮因原發性閉經檢查發現,B超下盆腔無子宮,部分合併先天性無陰道。
  • 盤點:損害女人子宮的十大惡行
    子宮對於女人而言,不僅是獨有的臟器,更是傳承生命的重要器官。因此女人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避免子宮被受傷害。
  • 典型超聲病例: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
    超聲診斷:右側腹股溝異常回聲團(考慮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該孕婦產後第 4 周複查,右側腹股溝腫塊消失。、淋巴管及神經分布,主要功能為保持子宮的前傾位。因其伴行靜脈的迂曲擴張而形成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可發生於其走行的任何區段,包括子宮肌層、腹股溝管及大陰唇。
  • 婦產科:絕經後子宮纖維瘤的治療
    子宮纖維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也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又稱為纖維肌瘤、子宮肌瘤。子宮纖維瘤是最常見的婦科良性疾病之一,幾乎發生在1/3的30歲以上婦女中。子宮纖維瘤影響子宮腔可能導致月經過多或不孕,而較大腫瘤的充滿腹部會使腹部膨脹並壓迫其他器官。本病案報告一位病人,患有多發性盆腔腫瘤,隨後被證實為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LPD)。
  • 是否子宮內膜活檢:體重指數勝過年齡因素
    背景:臨床指南建議,有危險因素的異常子宮出血的女性應行子宮內膜活檢,以排除子宮內膜增生或子宮內膜癌
  • 攝影師10年拍攝女性子宮裡的故事
    Nilsson將光導管與內窺鏡相機連接,拍攝出數千張子宮內胎兒的照片,他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了一個奇蹟,向全世界展示了人類生命誕生的奧妙。精子在輸卵管裡遊動一周後,結合產生的胚胎滑向子宮再過一周,新孕育的胚胎吸附在子宮內膜上22天後,胚胎發育 加時尚女王微信: blw360 每天讓你好看
  • 香港亞姐張家瑩子宮病變:我好多嘢未做
    ■亞姐張家瑩患子宮頸細胞病變,當時醫生曾建議她切除整個子宮拒割整個子宮不過開心背後,張家瑩早前接受訪問時透露數月前發現患上子宮頸細胞病變,讓今年31歲的她哭成淚人:「本來接咗拍杜Sir(杜琪峯)一部新戲,但入劇組前發現身體有啲唔舒服,檢查之下發現患上子宮頸細胞病變,好彩發現得早,醫生話我慨指數挨近cancer(子宮頸癌),當時 真系好驚,覺得自己將來每行一步都唔知為咗乜
  • 本期推薦:一種溫敏型凝膠子宮灌注液的製備及藥物濃度的監測
    子宮內膜炎是母豬在生產過程中或產後受到大腸埃希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侵襲而引發的炎症。研究選擇溫敏型原位凝膠給藥系統,以多西環素為主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為主要的溫敏材料,經處方篩選和優化後,研製出一種多西環素溫敏型原位凝膠子宮灌注液,對其進行了體外溶蝕考察和質量評價,並對給藥後該製劑在子宮內的藥物濃度進行了監測,為臨床使用多西環素治療母豬子宮內膜炎提供新途徑。
  • 驚呆了,攝影師10年拍攝子宮裡的故事!
    Nilsson將光導管與內窺鏡相機連接,拍攝出數千張子宮內胎兒的照片,他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了一個奇蹟,向全世界展示了人類生命誕生的奧妙。精子在輸卵管裡遊動一周後,結合產生的胚胎滑向子宮再過一周,新孕育的胚胎吸附在子宮內膜上
  • 婦科醫生:絕經期出現這種情況,馬上去醫院查子宮!
    我給她做檢查,發現她褲子上都是血,血壓非常低,血色素還不到50個單位,貧血情況非常嚴重,經檢查在排除了子宮內膜腫瘤、感染等器質性疾病,也沒有懷孕後,我診斷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當時立刻輸血幫她補充了血液,同時採取了止血措施,才控制住了病情。
  • 子宮圓韌帶靜脈曲張:典型病例帶你學會如何超聲診斷
    子宮圓韌帶起自子宮外側輸卵管子宮連接處前下方,在子宮闊韌帶前層覆蓋下,走向前外側,經過腹股溝管,終止於陰阜及大陰唇上部,其內分布有蔓狀靜脈叢,是維持子宮前傾位的主要結構。妊娠中晚期,由於雌激素升高所致平滑肌鬆弛,靜脈管壁張力下降,血容量增加及子宮增大,促使盆腔內靜脈壓持續升高,從而導致圓韌帶蔓狀靜脈叢血流回流障礙。
  • 【醫訊】友好婦產科獨立完成陰式子宮全切除手術, 為罕見重度子宮脫垂患者解除病痛!
    9月29日,我院住院部又成功為一名高齡子宮嚴重脫垂、陰道巨大腫物合併子宮肌瘤患者完成陰式全子宮切除術+腫物切除+陰道前壁修補術。張女士術後康復良好,不用輾轉到上級醫院,近日即可出院。張女士的手術屬高齡範疇,手術危險性較高,但脫垂的子宮不僅已經禍及膀胱和直腸,且合併子宮肌瘤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患者及家屬積極要求手術,針對患者的情況,住院部龐翠英主任、袁紅霞副主任專門組織了術前討論,討論決定她們親自為患者進行陰式全子宮切除術+腫物切除+陰道前壁修補術的治療方案。
  • 驚呆了,攝影師10年拍攝子宮裡的故事
    再過一周,新孕育的胚胎吸附在子宮內膜上 40天,外層胚胎細胞與鬆散的子宮表層融合,形成胎盤
  • Cancer Research :超25萬人研究數據顯示,口服避孕藥可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
    與卵巢癌相比,子宮內膜癌更為常見,由於其早期易發現,症狀更明顯,因此死亡率較低。然而,卵巢癌對女性來說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通常只有在卵巢癌擴散到其他部位後才被發現,是一種隱蔽性很強的癌症。近日,發表在Cancer Research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口服避孕藥可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
  • 現無子宮村 數千婦女為持續工作遭醫生忽悠摘子宮 最小才20歲
    印度農村近年來出現了"無子宮婦女村"。
  • 水漲堤高,武穴打響保衛家園的全民戰役!
    這對夫妻,一個是大金鎮的黨委書記劉婷,大金這個大家讓她完全顧不上自己的家,女同志參加防汛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她還要護佑整個大金鎮百姓的周全;一個是市委組織部的吳有臣,駐紮在武山湖防汛指揮部,保衛武山湖義不容辭。
  • 堅守崗位 盡職盡責——記祥平中心小學保衛科負責人陳鴻源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同安區祥平中心小學陳鴻源老師作為保衛幹部,堅守崗位、格盡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