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是母豬在生產過程中或產後受到大腸埃希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侵襲而引發的炎症。
研究選擇溫敏型原位凝膠給藥系統,以多西環素為主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為主要的溫敏材料,經處方篩選和優化後,研製出一種多西環素溫敏型原位凝膠子宮灌注液,對其進行了體外溶蝕考察和質量評價,並對給藥後該製劑在子宮內的藥物濃度進行了監測,為臨床使用多西環素治療母豬子宮內膜炎提供新途徑。
用pLV-sgRNA-2A-GFP特異性慢病毒載體侵染穩轉PCW-eSpCas9(1.1)基因PFF細胞(圖1),3~4 d後換用含3 μg/mL的滅稻瘟菌素、15%(φ)血清的新鮮培養基培養。
多西環素溫敏型原位凝膠子宮灌注液室溫條件下為均勻淡黃色澄清液體(圖1a),室溫放置180 d顏色未發生改變,也未有沉澱出現。膠凝溫度大約在30 ℃,當溫度超過30 ℃時呈現半固體凝膠狀態,如圖1b所示。
多西環素溫敏凝膠在PBS緩衝液和生理鹽水中的溶蝕及釋藥情況見圖2a、2b。無論在PBS緩衝液還是生理鹽水中,多西環素溫敏凝膠累積溶蝕和累積釋藥時間均達48 h,證明該製劑緩釋效果良好。
加速試驗和長期穩定性試驗結果分別見表2和表3。在180 d加速試驗和長期穩定性試驗中,多西環素溫敏凝膠的pH及膠凝溫度均未有明顯變化,多西環素含量穩定,證明該製劑較為穩定。
監測結果顯示,給藥後母豬子宮內的藥物質量濃度始終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其中第1次給藥36 h後子宮內藥物質量濃度最低,為44.05 μg/mL,第2次給藥12 h後最高,為472.91 μg/mL,另外第2次給藥96 h後子宮內藥物質量濃度仍能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表明該製劑緩釋效果良好,具體數據見表4。
多西環素溫敏型原位凝膠子宮灌注液製備方法簡單,性質穩定,豬子宮灌注給藥後局部藥物濃度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水平,具有緩釋效果,有望為臨床治療母豬子宮內膜炎開創新途徑。
2021年第2期已於近期刊發,微信公眾號於近期將推薦當期優秀文章,敬請關注!
歡迎在本刊網站
http://xuebao.scau.edu.cn/zr/hnny_zr/ch/index.aspx
免費下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