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可使血液循環失常:當發生心律失常時,心房和心室收縮程序改變,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虛、胸悶、無力等症狀。
心律不齊較嚴重可致竇性停博、竇房阻滯和心動過緩,出現心動過速綜合症(又稱慢-快綜合症)。
心律不齊可導致猝死:發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及傳導阻滯引起瘁死的發生率最高。
如今治療心律不齊,主要通過藥物治療、心律調節器、消融手術等等。但是由於對於心律不齊真正機理並不清楚,導致很多治療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很容易在治療出現復發。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無法得到改善。休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柔性的心外膜貼片,不僅可以監測心臟功能,甚至可以進行治療,例如可以發出熱療對於特點區域進行消融,又如釋放電信號使心臟起搏。目前,用於監測和治療心臟的植入式設備,如起搏器,主要由剛性部件組成,這意味著它們不能很好地與運動的心肌融合。柔性的替代品很早就已經有人在研究,但到目前為止,它們還不夠成熟,無法收集各種類型的心臟數據。
該貼片採用全橡膠電子材料製備,橡膠電子材料具備與心臟組織一樣的機械特性(相同的彈性模量,即與心臟組織一樣柔軟而且富有彈性),從而解決了以往心臟植入物主要由剛性電子材料製成的局限性。因此能夠與心外膜表面完美貼合很好地吻合,可以隨意貼合在心臟任何位置並對心臟進行監測。
這項最新技術有望改變現狀。由於該貼片具有如同心臟組織一樣柔性,它在隨心臟跳動時不太可能損傷心肌,而且它可以在很大範圍內與心外膜表面緊密接觸,從而可以更準確和全面地收集數據。除此之外,該貼片可收集多種醫學相關數據,包括電生理活動、溫度和應變。
不久將來,研究人員還將為貼片賦予治療功能,例如諸如電起搏和熱消融等功能。
該貼片相比以往技術,另有一個巨大突破解決貼片的能源問題。它可以通過心臟的跳動獲取能量(即心臟成為貼片電池,源源不斷提供能量),無需外接或者植入能源。這意味著可以永久植入人體,無須更換能源。
儘管類似貼片早已有公開報導,休斯頓大學依舊對於該類技術起來巨大推動作用。使該類技術進入實際臨床應用更進一步。「技術一小步,健康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