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1mm柔性電池 剪斷仍可點亮燈泡

2021-02-25 連線新能源

近年來,電池技術的發展緩慢,成為消費電子產品形態進化的一大掣肘。

據日本共同社10月3日報導,日本山形大學產學合作副教授森下正典宣布,厚度在1毫米以下的鋰離子電池。該電池採用了電解質固體化的新技術,可防止漏液和起火事故。

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的原理是鋰離子以電解質為媒介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產生電。但以往的鋰離子電池均為液體電解質,有起火和漏液的風險。

森下正典研發的新型鋰離子電池混合了鋰鹽與膠凝劑,開發出類似瓊脂的柔性電解質。使用該技術的電池即使被剪刀剪斷,仍可繼續點亮燈泡。

據悉,該電池彎折100多次之後仍可使用,如何量產及降低成本將成為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

森下正典表示,力爭2年內面向可穿戴設備實現產品化。

本文來源:快科技


- 近期熱門文章閱讀 -

更多行業熱門資訊及乾貨,敬請關注「連線新能源」(ID:NELinked

聲明:尊重原創、保護原創是連線新能源一貫堅持的原則。本公眾號基於分享目的的轉載,都會在開頭位置清楚註明出處。轉載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公眾號所有,如涉及到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予以核實刪除。

另外,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通訊錄歡迎您的加入,微信掃以下二維碼,填入公司、職位、電話、郵箱等信息即可加入。

 

相關焦點

  • 柔性的貼片:既可監測也可治療心臟疾病
    心律不齊危害:心律不齊可使血液循環失常:當發生心律失常時,心房和心室收縮程序改變,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虛、胸悶、無力等症狀。心律不齊較嚴重可致竇性停博、竇房阻滯和心動過緩,出現心動過速綜合症(又稱慢-快綜合症)。
  • TDK:千億日元投資量產 L 型電池 研發次世代鋰離子電池 股價衝上 29 個月新高
    如果東芝代表著日本電機設備行業的過去,那麼TDK就是日本電子材料行業的新代表之一。ie據報導,目前 TDK 電池產品以智慧型手機用小型長方形電池為主,而 TDK 將研發使用於智慧型手機的 L 型鋰離子聚合物電池(lithium-ion polymer battery)及電動 2 輪車用中型電池,且 TDK 已試做出智慧型手機用 L 型電池,目標在今後 3 年內建構出量產體制。
  • 一隻燈泡的世紀之旅 GE照明「告別白熾燈泡 點亮綠色生活」環保繪畫活動
    一隻小小的燈泡,它既沒有超人一般的個人英雄事跡,也沒有鋼鐵俠所披備的昂貴裝備,但它卻讓人類擁有了現代文明,引領人們開啟了嶄新的光明時代
  • 柔宇劉自鴻:柔性屏用在飛機上,一架一年可節省 100 萬美元油費
    12 月 7 日上午消息,在今日的中企領袖年會上,柔宇科技董事長劉自鴻發表題為《柔性技術的創新與未來》的主題演講。
  • AspecMS可攜式電子轟擊質譜儀:助力氫燃料電池研發,探索新能源未來
    氫燃料電池,得益於無汙染、能耗低、續航能力長、適用地域廣等諸多特點,已經成為許多主流車企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每一項前沿科技的研發過程中,總是會面臨許多關鍵性的核心難題,氫燃料電池研發亦是如此。而每一次攻堅克難,專業的設備和技術支持總是不可或缺。
  • 可反覆充電使用1000次,這個電池才是真環保!
    在日本德國這樣的國家,早就開始了一次性廢舊電池的專門回收過程,且全民參與,執行起來一絲不苟!而我們現在社會運營效率還達不到如此的嚴謹,絕大部分分類垃圾回收裝置形同虛設。說得挺好聽的「舉手之勞」,可恰恰是舉手之勞,毫無約束,大家隨意亂丟廢棄的電池。每一顆電池在野外都是對大自然的嚴重破壞
  • 網友瘋轉:紙上電路圖竟能點亮LED燈!
    最近網上有一組轉發量很高的圖片,網友用筆在紙上畫了一個電路圖,一端連在LED燈上,另一端則連在了一個紐扣電池上,他說只要按住紐扣電池這個LED燈泡就會奇蹟般地發亮。同時還準備了紐扣電池和LED燈。首先用銀色中性筆在黑紙上畫出一個最簡單的線路圖,正負極各牽出一條線,放好LED燈,連好電池,發現燈並沒有亮,此線路圖並不能導電,實驗失敗。隨後用銀色記號筆進行了第二次試驗,畫出同樣的線路圖,連接好後,燈依舊沒有亮。實驗證明,兩隻普通的銀色筆畫出的電路圖並不能導電。有網友表示,實驗中畫筆的確是銀色的,但其實是一種特殊的銀色筆。
  • 全球最節能的LED燈泡
    Nanoleaf 是一家綠色能源科技研發公司,由朱嘉鈞、TomRodinger 和閆思成三位聯合創辦,他們都熱衷於環保,致力於結合專業尖端節能領域和獨特的設計視角
  • 壽命最長的燈泡 你還安好嗎?
    提示:點擊上方"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可關注我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一隻白熾燈泡今年有多少歲?它今年已經115歲。至今仍工作在美國利弗莫爾消防站內。為了觀察這隻百年燈泡,人們特意在它周圍安放了實時監控器,據稱,這隻燈泡已經「幹掉」了3個監控器。
  • 未來要研發環保節能的乾電池產品 2021年乾電池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乾電池屬於化學電源中的原電池,是一種一次性電池。
  • 諾獎得主天野浩研發出更節能的電動汽車!他的研究室長這樣…
    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24日宣布,他們利用半導體材料氮化鎵研發的逆變器已首次成功應用在電動汽車上,有望讓電動汽車節能20%以上!知識點:逆變器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之一,其功能是把電池所儲存的直流電轉換成電動機所需的交流電。和傳統技術相比,使用氮化鎵的新型逆變器效率更高,可大幅降低轉換中的電量損耗。它也可應用於混合動力汽車等其他環保車,有望幫助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 南開大學陳永勝教授團隊:有機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未來的新選擇
    陳永勝教授一直在思考:有機太陽能電池到底能達到多高的效率,能否最終媲美矽基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產業化應用的「痛點」在哪裡,如何去破解?在過去幾年中,雖然有機太陽能電池技術發展迅速,光電轉化效率已突破14%,但是與無機和鈣鈦礦等材料製備的太陽能電池相比,效率仍然偏低。雖然光伏技術應用要考慮效率、成本和壽命等多項指標,但效率始終是第一位的。
  • 神奇LED燈泡:即插即用勝過USB
    遠東科技大學師生花了近7年時間研發出「多向式之發光散熱板材及燈具」,不僅拿下今年臺北國際發明展最高榮譽的鉑金獎,加上經過不斷修正改良,也能成為隨身攜帶的照明設備
  • 東芝LED燈泡廣告:見證十年,感動全日本
    這則名為「10年日曆」的短片描繪了從房間裡安置了第一個LED燈泡的那一天起,到再次更換LED燈泡為止的十年時光。以燈泡為時間的起點和終點,見證了一個家庭十年的變化。片中沒有一句對白,僅用肢體語言傳達出時光流逝的概念。為了能過通過廣告讓消費者產生共鳴,東芝為此著實費了一番功夫。以LED燈光為背景,將一個男人一天的生活以剪影的方式映在窗上。
  • 臺灣工研院:太陽電池電極材料改用銅電鍍,成本可降低5-7%
    雖然國外已有包括比利時校際電子研究中心(IMEC)等研究單位或廠商投入研發,但量產的穩定性與長期信賴性尚未達到量產標準。工研院新能源所所長胡耀祖認為,只要臺廠掌握技術關鍵,整體效益可增加毛利潤率 6% 至 8%,有機會搶先跨入國際銅電極電池市場。
  • Science子刊:用於可穿戴健康監測的柔性石墨烯光電探測器
    基於光學檢測的可穿戴式健康跟蹤器由於對生命健康體徵的無創跟蹤,因此有望用於公共衛生用途。光學生命體徵監測通常通過光體積描記術(PPG)進行,通過向皮膚發送特定波長的光,光學檢測由於心臟周期引起的血管體積變化。
  • 聚合物電池:為啥手機都用而充電寶用的少?
    鋰電池分類現在應用比較廣泛的鋰電池主要有兩類:一是聚合物鋰電池,像iPhone等智慧型手機用的都是聚合物電池;二是鋰離子電池,代表是18650電池,這種電池類似常見的5號電池,在充電寶、高端平衡車上用的比較多。鋰離子電池使用的是液體電解質,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則以固體聚合物電解質來代替,這種聚合物可以是固態的,也可以是半固態(膠狀)的。
  • 澳科學家創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新紀錄轉換率超40%
    澳科學家創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新紀錄轉換率超40%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創造了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的新紀錄,光電轉換率超過40%。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將轉換率提高到50%,進一步降低太陽能這種可替代能源的成本。新南威爾斯大學用「全球第一次」描述這一研究成果。  北京時間12月15日消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創造了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的新紀錄,光電轉換率超過40%。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將轉換率提高到50%,進一步降低太陽能這種可替代能源的成本。
  • 漲姿勢 | 「釩電池時代」或來臨?是時候了解一下了
    伴隨著環境汙染日益嚴重、不可再生資源日益枯竭等問題凸顯,尋找、開發並利用可再生清潔能源顯得更加迫切。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而易見,於是備受關注。  然而,問題來了:  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明顯的不連續、不穩定、不可控的非穩態特性,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 與日本首相官邸為鄰的中國研發大樓
    2020年初,我參加植物醫生日本研究所擴建工作,這家與日本首相官邸為鄰的植物醫生研發大樓,給我留下了非常震撼的印象。一開始聽說植物醫生要在大阪核心商圈心齋橋開店,真的讓我吃驚不少。本著這份好奇,我請教了植物醫生日本市場總負責人黃老師。黃老師告訴我,這家公司在東京有一個研究所,已經經營了八年,他們長期吸收日本先進技術,並結合國內中科院的國家研發力量,研發出了一批又一批優質的產品。而這次,東京研究所正好要擴建,黃老師邀請了我一起去東京研究所參觀,順便參與擴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