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池技術的發展緩慢,成為消費電子產品形態進化的一大掣肘。
據日本共同社10月3日報導,日本山形大學產學合作副教授森下正典宣布,厚度在1毫米以下的鋰離子電池。該電池採用了電解質固體化的新技術,可防止漏液和起火事故。
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的原理是鋰離子以電解質為媒介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產生電。但以往的鋰離子電池均為液體電解質,有起火和漏液的風險。
森下正典研發的新型鋰離子電池混合了鋰鹽與膠凝劑,開發出類似瓊脂的柔性電解質。使用該技術的電池即使被剪刀剪斷,仍可繼續點亮燈泡。
據悉,該電池彎折100多次之後仍可使用,如何量產及降低成本將成為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
森下正典表示,力爭2年內面向可穿戴設備實現產品化。
本文來源:快科技
- 近期熱門文章閱讀 -
更多行業熱門資訊及乾貨,敬請關注「連線新能源」(ID:NELinked)
聲明:尊重原創、保護原創是連線新能源一貫堅持的原則。本公眾號基於分享目的的轉載,都會在開頭位置清楚註明出處。轉載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公眾號所有,如涉及到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予以核實刪除。
另外,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通訊錄歡迎您的加入,微信掃以下二維碼,填入公司、職位、電話、郵箱等信息即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