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必讀|心臟癌症十分罕見,看看是什麼原因?

2021-02-13 全球醫生組織

歡迎個人在朋友圈轉發分享

如需平臺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

儘管心臟疾病仍是全球各國「頭號」致死疾病,排在第二位癌症之前,但心臟癌症卻極其罕見。

一位心臟外科醫生在他整個職業生涯中或許只會遇到一次這樣的病例。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心臟的特殊結構所致。

儘管心臟疾病是全球各國的「頭號」致死疾病,排在第二位的癌症之前,但心臟癌症卻極其罕見。一項研究顯示,每年每10萬人中僅有1.38人發生原發性心臟腫瘤

來自美國田納西州的一位62歲名叫米切爾女士正忍受著難以言表的疲勞,這種折磨甚至超越了疲倦本身。每天下班回家後,她沒有任何精力做事情,這種不適感已經持續了多年。

米切爾看了一位又一位專科醫生。進行壓力測試、睡眠呼吸暫停評估和其他檢查等等。後來醫生又讓她做膽囊CT掃描。也正是這個檢查,影像科醫生在她的心臟上發現了一個腫塊。原來是一個直徑約4cm壁球大小的腫瘤。2009年3月,她接受了手術治療切除了心臟腫瘤。

密西根大學弗蘭克爾心血管中心心臟腫瘤學專家萊亞博士說 「一位心臟外科醫生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可能只會遇到一次這種病例。大約75%的心臟腫瘤屬於良性,這意味著心臟腫瘤極少」癌變「。

但是,從肺、乳腺或身體其他部位擴散到心臟的癌症更為常見。當腫瘤在心臟中開始生長時,很可能是基因突變所致,因為心臟不是癌症生長的常見」場所「。

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主任舒策博士認為:這種奇特現象是因為心臟組織的特殊結構所致。

舒策博士說:心臟組織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這種組織的癌症十分罕見。相反,癌症通常生長在前列腺、乳腺、結腸、胰腺、胃、食道或皮膚等器官的上皮組織結構中。

心臟器官更容易患血管性疾病,比如說,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和高血壓症等。因為心臟功能依賴於血液流動,同時,心臟也容易受心肌或泵血功能疾病以及影響其電生理改變的作用。

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心胸外科裡爾登教授認為:因為大多數心臟腫瘤屬於良性的,因此,通常可採用手術治療。如果不及時手術,很可能會因為腫瘤組織脫落而引起中風等併發症。

如果是惡性心臟腫瘤,則可以通過精準化療或手術治療,有時根據腫瘤類型採取聯合治療措施。

文章開始時那位米切爾女士在接受良性腫瘤切除手術後並發了房顫。由於這種情況很可能導致血栓,因此,她又接受了一種心臟植入裝置的治療,目的是防止血栓進入大腦而引起中風。

近日,全球醫生組織啟動籌建」罕見疾病遠程醫療諮詢服務平臺「。該項目將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及其臨床中心共同合作。

重點是通過建立」遠程醫療二次建議諮詢「方式獲得全球範圍內罕見疾病專家協同合作。首選領域是兒童罕見疾病。

歡迎業界同行參加合作:聯繫微信GlobalMD

通過全球醫生組織國際協作平臺和國際醫學中心將聚集全球範圍內專家資源。

相關內容:

《循環》公布最新版房顫疾病診療和保健指南

美國遠程醫療協會: 如何借鑑網際網路遠程醫療模式

醫學界開始爭議有必要稱低風險腫瘤為「癌症」嗎?

日本批准重新編程幹細胞用於治療脊髓損傷

基因編輯雙胞胎不是為抗HIV,或許是創造最強大腦

想和網際網路+遠程醫療大咖們聊聊

如何建「網際網路醫院」嗎? 一起來吧!

全球醫生組織誠邀您參加2019年美國遠程醫療協會(ATA)年會!期間,安排考察梅奧診所、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內穆爾森兒童中心和邁阿密大學急救中心等網際網路+遠程醫療項目和管理模式;與網際網路+遠程醫療業界大咖洽談合作。

聯繫人:

周老師13811648700 或加微信GlobalMD

相關焦點

  • 國際罕見病日 | 因罕見而強大,因罕見而驕傲
    國際罕見病日,最早由歐洲罕見病組織(EU-RODIS)於2008年2月29日發起,希望以此促進社會對罕見病問題的關注,其後在各國的一致擁護下,將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定為國際罕見病日。全球有超過3億人患有罕見病,約有7000種不同的罕見疾病,包括我們熟知的重症肌無力、血友病、瓷娃娃病、白化病、戈謝氏病、漸凍症等。其中72%的罕見病是遺傳性的。
  • 寶寶反覆溼疹和莫名瘀青,小心罕見病「WAS症候群」
    小叡出生1個月內就陸陸續續有血便,手上有出血點,很小就進醫院的保溫室;甚至去學遊泳,腳一拍到水,腳背上都是瘀血瘀青,什麼運動都不能做。就連嬰幼兒時期學走路,也常常因為碰撞、跌倒導致嚴重瘀青或流血不止。陳媽媽表示,小叡2歲前幾乎每周跑醫院,為了找出病因,各大醫院都帶他去看過了,做過很多檢查,標靶藥物也吃了,骨髓也沒問題,甚至被預告5歲要割脾臟,但原因仍不明。
  • 看見•罕見:罕見病的現狀、挑戰和藥物研發進展
    罕見病不是少數患者的事,而是整個社會需要齊心協力公同解決的難題。在政府層面,出臺罕見病治療藥物加速審評、有條件審批、允許使用海外的數據進行審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這無疑是對國內罕見病患者最好的政策支持。當然,罕見病藥物的費用並不便宜,未來能將其納入醫保或者採取多方共付的方式,也將大大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 229國際罕見病日!和崇上基金會一起為愛吶罕
    2月29日,這個四年一遇的特別日子,也稱為國際罕見病日!什麼是罕見病日?國際罕見病日,由歐洲罕見病組織(EURODIS)於2008年2月29日發起並組織了第一屆國際罕見病日。首屆國際罕見病日紀念活動在歐洲各國成功舉行,通過各種活動促進了社會對罕見病的認識。
  • 中逸盛控股集團丨海南博鰲樂城維健罕見病臨床醫學中心揭牌
    11月14日,由海南博鰲樂城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香港維健醫藥集團、博鰲未來醫院三方共建的博鰲樂城維健罕見病臨床醫學中心成立,將致力於解決國內罕見病患者「用藥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並承接真實世界研究,助力境外罕見病藥品在國內註冊申報上市
  • 罕見病用藥會不會納入醫保目錄?國家醫保局給出明確答覆
    醫保基金能夠承擔的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國家醫保局稱,醫保部門高度重視罕見病的醫療保障工作,並為貧困罕見病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慈善幫扶等多方面的解決渠道。在醫保支付範圍方面,國家層面先後發布了5版醫保藥品目錄,目錄內藥品數量從1535個增加到2709個。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中,將原發性肉鹼缺乏症、青年帕金森等罕見病用藥新增納入了目錄。
  • B村全席 | 關注罕見病,「B村」盛世泰科研發新藥有望為發性硬化症患者帶去福音
    今天是第12個國際罕見病日,還記得2014年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賽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包括漸凍人等罕見病的關注。
  • 罕見顏色龍蝦出現原因揭秘
    世界日報記者劉晨懿之/波士頓報導無論是藍色丶黃色丶橙色或是橙黑兩色,每次新英格蘭地區漁民捕到罕見顏色的龍蝦都會引發關注
  • 罕見病有哪些醫療保障你知道嗎?
    ,以及如下的補充意見,今天,我們來看下關於罕見病醫療保障工作都有哪些相應的政策?符合上述條件的罕見病患者,憑指定的診斷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回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登記備案。其中,非統籌地戶籍人員由現居住地或用人單位所在地民政部門登記備案。
  • 癌症有救了?外媒:科學家找到癌細胞轉移擴散原因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 外媒稱,紐約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科研人員在西班牙腫瘤學家霍安·馬斯奎的領導下,發現癌症的轉移能力取決於其能否獲得人體傷口自然癒合的能力,這或將為癌症治療開闢新的途徑。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月15日報導,這項科學突破發表在《自然研究報告——癌症》雜誌上,它為思考癌症轉移及其治療方法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框架。報導稱,轉移是癌症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90%癌症所導致的死亡是因為轉移造成的。但是,關於造成癌細胞繁殖的原因知之甚少。
  • 來看看是什麼原因
    來看看是什麼原因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國抽菸的群體非常之多,領跑全世界,但這並不是什麼好事。畢竟抽菸危害身心健康。
  • VOA慢速英語:癌症成富裕國家的主要死因
    現在癌症已成為富裕國家的主要致死原因。Researchers say cancer has replaced heart disease as the top killer in the industrial world. 研究人員表示,癌症已取代心臟疾病,成為工業世界的頭號殺手。
  • 為洛陽罕見病兒童愛心助跑一呼百應!5名冠軍運動員要來助跑!
    《洛陽晚報》持續關注的罕見病患兒想參加馬拉松比賽一事引發我市各界關注點擊圖片,了解詳情曾獲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團體冠軍、亞洲射擊錦標賽團體冠軍、全國射擊錦標賽個人冠軍的我市運動員張玥說:「看到晚報的報導,我和家人觸動特別大,身邊這麼多人報名為孩子們加油鼓勁,我作為運動員,也希望為罕見病患兒做點什麼。」她說,每個助跑者都是一個小火苗,希望大家用助跑來溫暖這些罕見病患兒,來照亮這些孩子奔跑的道路。
  • 心臟跳得快:是焦慮還是心房纖顫?
    突然,你的心臟跳得特別快,感覺就像是漏跳了一拍一樣。這只是太緊張了嗎?可能是的。但是有的時候,心跳快還可能是由於心房纖顫。 所以你該如何判斷自己只是緊張還是心房纖顫呢?醫生的診斷永遠是你的最佳參考。但其實有很多東西是你自己也可以學習的,這樣你就能明白心臟正試圖給你發送什麼訊號了。
  • 【志願者招募】上海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第一次代表會議志願者招募
  • 腫瘤和癌症有什麼區別?醫生今天給您科普下
    對於結節,通常都是在體檢或住院檢查時,很多人才會偶爾在某個身體器官內發現結節,如肺結節、甲狀腺結節或乳腺結節,大多數人不知道它是什麼,於是有人懷疑是腫瘤或者是癌症的早期徵兆。其實結節是醫學術語,經常出現的有肺結節、乳腺結節、皮下結節這幾種,體積稍微大的被稱為包塊。結節可能是良性的,對人的影響不大,此外結節也可能是惡性的,很有可能引發癌症。
  • 女子患罕見臭魚症 體味腥臭遭同事投訴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0日報導,女子Kelly Fidoe每天都要和一種名為臭魚症(Trimethylaminuria)的罕見疾病作鬥爭,據了解,這種罕見病使得Kelly Fidoe的身體散發出一種類似魚的腥臭味道,為了嘗試掩蓋並且減弱這種味道
  • 心臟病患者,吃什麼恢復得快?醫生列出食譜,參照著吃有利心臟
    心臟病包括很多,有的心臟病患者可以通過飲食進行疾病的調整,慢慢恢復,有的患者心臟病的原因和飲食毫不相關,就算吃得再好也不見得有什麼療效。
  • 讓生命「黏」在一起——臍帶血移植助力罕見黏多糖寶寶重獲新生
    這種罕見的先天性遺傳疾病主要因降解黏多糖(現稱糖氨聚糖)所需的溶酶體水解酶的缺陷,致使組織內有大量黏多糖蓄積,會慢慢侵蝕患者的心臟、骨骼、關節、神經系統等,最終導致患者「燈枯油盡」,往往在患者青少年時期就因身體各項器官衰竭而死亡。患有這種病的兒童因為長不大、活不長,被稱為「黏寶寶」,5歲的靜翕就是個「黏寶寶」。靜翕家住雲南紅河,她在1歲9個月大的時候,被診斷為黏多糖貯積症。
  • 世界罕見!
    至於為何會出現這種血汗症,這位21歲的美女並不知道,而醫生也沒有給出真正原因,而這種病也很罕見,無法確切地確定其病因。從2000年以來,全球已經有超過20人出現過這樣的「血汗症」,但都沒有根治,而醫生用通常用於治療血壓異常的藥物進行治療,但也只是改善,並不是根除。試想下,隨便出點汗都是滿頭血跡,也是夠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