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菜單「百匯門診」有更新:寶寶腹瀉應先防脫水還是先止瀉?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2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婦女孕期缺鐵會增加胎兒患自閉症的風險,且分娩時年齡越大,風險越高,35歲以上的孕媽咪,風險可增至5倍。一旦孕媽咪被肥胖、高血壓或糖尿病纏身時,這種風險會更高。
◆妊娠期貧血孕媽咪有哪些症狀
如果孕媽咪發現自己走路的時候突然覺得頭暈、全身無力、雙腿發軟,或有時候蹲一會兒後站起來,就感到暈眩,眼前發黑,要定住站一會兒才能恢復正常。這些都是貧血的表現。
在醫學上對於缺鐵性貧血的診斷,主要通過檢查血液中的成分變化來判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如果懷孕媽媽血紅蛋白低於110g/L,而且血細胞比容(也就是指血細胞佔全血的體積)小於0.33,即可認為是妊娠期貧血,其中血紅蛋白大於60g/L為輕度貧血,小於等於60g/L為重度貧血。
除了留意血紅蛋白和血細胞等指標外,體內的鐵含量也是需要觀察的指標,例如血清中的鐵低於6.5umol/L,就可以判斷為缺鐵性貧血。
◆多種食物幫孕媽咪加強鐵的攝取
孕媽咪每天都攝取15毫克的鐵,到懷孕末期則要增加到每天45毫克。亞洲的孕媽咪會缺鐵會有這麼高的比例,主要和飲食有關,亞洲人多會選擇吃白肉(雞肉、魚、海鮮),而較少吃內臟類、紅肉等食物。
◎每天攝取深綠色蔬菜:建議一天至少要有一次食用深綠色蔬菜,份量至少半碗到1碗。
◎餐後補充維他命C:從植物中攝取鐵必須注意一個問題,因為植物含的鐵為3價鐵,必須轉換為2價鐵才能被身體所利用,所以吃完深綠色蔬菜,最好再補充維他命C,例如吃顆橘子或奇異果,才能有效吸收到鐵。
◎適量食用紅肉:每星期吃2~3次紅肉。
◎飲用咖啡、茶時間隔開:由於咖啡、茶中所含的單寧會抑制鐵的吸收,所以用餐後最好隔30分鐘再喝咖啡、茶。
◎避免和鈣一起攝取:鈣的攝取對孕婦也很重要,但是鈣和鐵會互相抑制,所以建議一餐吃高鈣食物,另一餐吃含鐵質食物,將時間錯開。
◎餐後避免大量飲水:由於鐵必須在酸性環境中被吸收利用,因此,用餐後不要大量喝水,以免降低鐵的吸收,餐後喝湯的量約在200~240CC較恰當。
為了自己和胎兒的健康,孕媽咪要從飲食中加強鐵的攝取,懷孕後期一定要額外做補充,才能讓胎兒健康成長。(封面用圖與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