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潘安邦」三個字,也許,並不能給你帶來什麼太大的觸動,可是說到《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整個華人世界中,只要是歌迷,應該會有很多人會有些「自然反應」,比方說自然的就會唱起「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
我,自然就是其中的一個,雖然當年對於首次亮相於內地在「央視春晚」中翻唱著《跟著感覺走》、《一場遊戲一場夢》的那個潘安邦並不感冒,甚至有些反感,而曾幾何時,慢慢長大成熟的我,逐漸少了很多年少的輕狂,而多了些許人生的閱歷,這個時候,再去聽潘安邦,再去唱潘安邦,竟然在心間已油然而生了一種溫暖,早已不再象當年一樣覺得潘安邦的歌中帶有「臺灣土味兒」,反而竟能細細的去品位那醇厚的歌聲中所拂起的感傷、感懷或者是感動,究其原因,應該是自己的年紀已經足以大到能夠讓自己靜下心來了吧……
前幾日,看到同事在微信圈裡發布的在臺灣去到潘安邦故居的圖片,不由得又讓我懷念起這位已經病逝兩年多的優秀的臺灣歌手,回憶起十多年前曾跟他那短暫而又珍貴的一面之緣。
2004年8月份的一天,中午,大雨滂沱,我下了節目後,匆匆地向香格裡拉大飯店急弛,是的,我要去見潘安邦。
跟其他的大牌明星不同,這位臺灣歌壇當年的名牌唱將,出現在香格裡拉的大堂裡時,已得不到眾人的側目,是啊,十年的沉寂,已足以讓他從大家的記憶中淡去,而今,他載歌歸來,他再度得到的會是人們對他的一份牽念的回歸還是填補了人們對當年那一段在他的歌聲的陪伴中所流逝的青春歲月的眷戀?
我和潘安邦同乘一輛車,我們很自然的聊著他的一些老歌,像《外婆的澎湖灣》、《爸爸的草鞋》、《思念總在分手後》等等,前兩首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當中,一度被內地的歌迷認為是張明敏的作品,而後面的一首,我們也一度只能夠聽到姜育恆等臺灣歌手的翻唱,而這位當時就坐在我身後的原唱者潘安邦似乎一點也不像我那樣在意這些歌曲在大家心中的歸屬,而只是面帶微笑應聲而談,不過,聽到我為他準備了他的作品的演唱特輯,我似乎能夠感到,他好像還是會有一點點開心的,畢竟,在這種時候,任何一個歌手都太需要做一個對過往的重新整理,而對於歌迷,這似乎更加重要。
有時候,人生中最為厚重和難捨的,正是那些已經遠離的青春記憶。
準點到達廣電中心,我引領潘安邦來到了貴賓室,由於馬上要參加電視臺一檔節目的錄製,時間似乎顯得很緊張,於是,潘安邦開始「一心二用」,一邊做著相應的準備工作,一邊對著我伸到他嘴邊的話筒與我交談,思路清晰,語言流暢,遺憾的是,最終還是因為時間的欠缺而中途終止了我們的交談,但是,因為當時潘安邦內地的唱片發行籤在青島的一家公司,所以,當時的他幾乎有些「信誓旦旦」:一定會有很多的機會回到青島,我們一定會有一個充裕的時間來做一期精彩的節目!——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成為了一個永遠無法完成的約定,也成為了我心中永遠的遺憾。
還有一個小花絮:當時在跟潘安邦交談的時候,潘安邦跟我介紹他身邊一同前來的一位朋友「韓老師」,當我聽到他說出「韓賢光」這三個字的時候,驚喜極了,從小聽著臺灣的流行音樂長大的我,對於曾寫下過《搖滾舞臺》、《天梯》等經典歌曲,經常出現在李亞明、薛嶽等歌手的專輯製作人、創作人一欄中的這個名字自然是非常的熟悉,而他,當時是以潘安邦的經紀人的身份來到青島,面對我對他的熟悉和驚喜似乎顯得有些意外,當我把採訪機的話筒伸向他時,他似乎也顯得有些不自然,估計可能是被我的「喜出望外」有點「嚇到」了吧……
2013年2月突然傳出潘安邦去世的消息的時候,真的讓人猝不及防,覺得非常的難過,華語歌壇的一位曾經那樣精彩的歌手就這樣離開了,我在微博發布了對潘安邦的懷念之情,鳳凰網聞訊之後,就此對我進行了一段簡單的訪問,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的心情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突如其來的莫名的失落,就好像突然有人告訴你,你的一段青春記憶遠去了,你明知道青春早晚會遠去,但你還是會驚訝的無法面對現實,因為,太難割捨。
潘安邦故居
我的一位媒體朋友曾這樣寫道:潘安邦先生無疑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其實那也是他的青春,走紅時他也才是20上下的小夥子。曾經的民歌偶像終於不再受病痛折騰,他的樂觀和溫柔的倔強終於不再有任何阻攔,但願天堂能有陽光、海灘,那裡才是他的故鄉。而澎湖灣也可以驕傲地說,我們曾有兩個清澈的大男孩,一個叫張雨生,一個叫潘安邦。
下次去臺灣,一定會去澎湖灣看一看,是的,那正是潘安邦的外婆曾生活過的澎湖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