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生活小編導語:很多應屆畢業生都會面臨找工作這一階段。在多倫多,找工作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也不是有的人想像的那麼難。除了walking in投簡歷這一最直接的方式,最普遍的還是網上建立自己的文檔以廣搜職位,在線投簡歷。在加拿大,除了Indeed,Monster,CareerBuilder……這些眾所周知的求職招聘網站外,Linkedin也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但如何通過Linkedin聯繫獵頭,誰能真正幫助你找到獵頭?今天小編為大家細細道來如何有效的使用Linkedin這一求職平臺。
1. Intro
首先這篇我們不會講任何與寫簡歷有關的東西,而是只講如何使用Linkedin做networking增加你拿到電面,on-site,最後offer的可能性。我們的目的主要有兩個:第一,利用Linkedin搜集信息,查看某些人比如HR,interviewer的profile;第二,和這些人取得聯繫。你的目的就是如何將自己推銷出去。你的目標人群就是各個公司的HR,獵頭。而Linkedin就是你搜集用戶信息,發「宣傳廣告」的媒介。如果你覺得海投無趣又低效,這篇東西也許能讓你的求職變得有趣一點點,因為你可以開始跟Linkedin上活生生的人打交道,而不是那些倒黴又麻煩的網申系統。
2. Play under rules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Linkedin的一些限制:
1) Linkedin的每一個帳號只能發送3000個邀請,這個對找工作來說絕對是夠用了,但是如果你是獵頭,那就另講,所以別太指望獵頭來加你;
2) 一個帳號能夠擁有的1st connection最多30000個,由於invitation的限制,那剩下的27000個connection只能靠別人加你,這也直接導致了open networker的出現(後面會提到);
3) 如果你的invitation收到累計5個rej,你的networking會收到限制。具體來說就是下次你再加好友的時候必須填寫對方郵箱,這是Linkedin跟一般social network網站不一樣的地方,這一點直接導致我們不能隨便加不認識的人;
4) 一個帳號只能加入50個group。group是個非常有用的東西,對於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方法來說,50個是more than enough。
5) 1st connection: 相當於你facebook的好友,你可以不受限制地給他們發送郵件,查看他們的profile;
6) 2nd connection:就是你好友的好友。免費帳戶可以看到profile,不可以發郵件;
7) 3rd connection:好友的好友的好友。免費帳戶只能看到名字和title,不可以發郵件;
8) 除了以上三種,剩下的人如果你不做其他的networking,他們就是parallel universe。
3. You get what you paid for
再講講Linkedin的Premium。Premium account就是所謂的linkedin會員,具體見下:
之前說過,我們的主要目的是通過linkedin看到儘可能多的人的profile,同時找到跟他們有效的聯繫方式。而Premium的主要賣點就是:第一,允許你給任何人發送inmail(有數量限制);第二,可以讓你看到3rd connection的profile,由於1st 到 2nd 到3rd 基本是一個幾何級數的增長關係,所以這個還是很給力的。建議大家買一個紅圈圈裡的7.95$的personal plus,其實這個personal plus還是個隱藏選項,具體買的方法請見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wahk6lQkNCY)。
除了沒有inmail和3rd visibility,personal plus的功能包括:
1) 允許你保存管理別人的profile和搜索到的position opening信息;
2) 查找誰看過你的profile;
3) Advanced Search: 具體多有用看個人水平;
4) IN Badge: 讓你頭像旁邊多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IN」標誌,效果大概相當於price tag上的「15% off」;
5) Openlink Network:允許任何人免費給你發郵件,基本是一個方便獵頭的功能,對fresh功能有限,因為獵頭一般熱衷找experienced;
4. Lion and Hunter
接下來是正題,如何簡單有效地增加自己的network,獲得儘可能多的2nd conenction。
Linkedin上有兩類人可以比較安心地send invitation。第一類是Linkedin Open Networker,簡稱LION,基本就是一群因為工作需要,或者個人愛好無節操不加選擇地接受好友申請的人。一般這些人都會在自己的summary裡寫all invitation accepted,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加,而且這些人的connection一般都成千上萬,加一個就能多N多2nd connection。
第二類是Head Hunter或者recruiter,也就是獵頭。加獵頭比LION麻煩一點,不過獵頭本身就是靠network吃飯的,他們很理解network的價值,加你對他們沒有壞處,說不定以後還能從你身上賺一筆。在你的invitation裡面加幾個他們喜歡的關鍵詞,或者先搞到他們郵箱(一般都post在他們自己的profile裡),加起來沒什麼難度,最多被ignore。獵頭的2nd connection一般專業性很強,這點比到處亂加人的LION強得多。加LION主要是為了數量,加獵頭更看重質量。
5. The Last Step
接下來的工作就輕鬆愉快了。首先為了驗證之前的工作是否有效,隨便搜索一個大公司,翻到比較後面的頁數(這個是按從1st到3rd排序的)。基本都是2nd了,大功告成。
現在我假定你已經能看到任何一個人的profile,在沒有premium的情況下要給他們發郵件就要用到我們之前說的group。
Linkedin允許group member之間互發郵件。只要你加入了跟對方相同的group你就馬上可以在group member一欄找到他,跟他取得聯繫了。加入group的門檻一般是很低的,有些甚至是instantly approved。因為50的group的限制,有些group你可以加了以後發完郵件馬上退出。Group mail的效果跟inmail是一樣的,你發送郵件後,首先對方跟Linkedin綁定的郵箱會收到notification,另外對方的Linkedin帳戶也會出現信息提示,只要對方不親手點開你的郵件,提示就會一直存在,這是Linkedin為了保障付費用戶的郵件回復率做的設置,所以用Linkedin比你單純發郵件效果還要好。
總之,Linkedin本身是個非常強大的工具,拿數學作比方,這篇僅僅講了幾個常見公式,能解決什麼樣的實際問題,靠大家自己去挖掘。一個人profile裡包含信息可以非常豐富,這裡只是拋磚引玉,如有更好的方法,也希望大家能拿出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