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話哈爾濱社群小夥伴,星星。本文首發於她的公眾號:拾光手記,已獲得轉載授權。文末有二維碼哦~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只要看到他站起來,我分分鐘捂著耳朵不要命的跑!
沒錯!
就是菜市場蹦爆米花的大爺!
這種爆米花機全稱叫
▼
老式大炮手搖爆米花機
在卜卜星、無花果、蝦條還沒有出街的時候
爆米花絕對是那個年代「膨化零食」裡的
「扛把子」!
它對我們來講:是味道,是大爺坐在那裡搖啊搖,是砰的一聲心提到嗓子眼兒,是一片白氣,你跑過去,撲面的米花香……
苦等了好多個雨天后,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再次抱著相機走進老市場的巷子口,過往的街坊手裡拎著一袋爆米花,不遠處傳來「砰!」的一聲
我興奮得笑出了聲——大爺來了!
像小時候一樣,瞪大眼睛站在旁邊,不同的是這次舉著相機,生怕漏掉了哪個細節
▼大爺說,糧食的乾濕度很重要,烘乾的不行,要自然風乾。
▼加料:將玉米放入「大炮手」,加入少許白砂糖。
▼蓋好機蓋,用加力杆和加力管共同用力,旋轉機頭螺旋杆對機蓋加壓以密封。無論過了多少年,這些關鍵步驟,始終一絲不苟。
▼將爆米花機在支架上駕穩,爐火加熱,搖手轉動「方向盤」
▼機內壓強慢慢升高,時刻準備"爆破"→小時候覺得大爺那樣搖啊搖,時間過得特別慢,今天才知道,那漫的等待只有10分鐘!
▼「砰!」炸雷一般的巨響,因為膽兒「太大」,此環節「光速」跑開了。上學學物理的時候才知道這聲響的源頭——氣壓。在機內壓的作用下,機蓋打開。機內的高溫高壓氣體連同加工原料一起噴出來。
圖片來源:攝影師源泉
▼外界的壓強迅速下降,穀物內部氣體向外迅速擴張,由此,苞米就這麼開花了!
▼收袋兒,將爆米花倒入木篩中,一些沒成型的殘渣被濾掉。
▼小夥伴們最期待的一步:裝袋兒
大爺,這爆米花您蹦了多少年了?
快30年了!
我小學就是在這片兒上的,每天放學的時候都能看見您,我記得那時候您夏天穿著藍色的工作服,冬天帶著一個藍色的棉帽子……
是。(大爺點著頭,開心的笑了。)那時候才50多歲……
大爺說,幸虧你今天來了,再晚來幾天,我就不幹了
……幹不動了
現在年輕人都不用這個了,也許過幾年真的就沒有了
也許很多年後,我們的孩子會在課本裡看到這些
然後一臉好奇的問我們:
那是什麼味道的?比電影院裡的還好吃麼?
誰又能否定,這不是一門珍貴的老手藝呢?
大爺指著這個鐵傢伙說:「這是個炮彈皮。純鋼的,跟了我20多年了……敲起來聲音不刺耳,抱小孩的、走路的,你得讓人家有個準備。」
一個正準備去老年活動中心的大爺看到我在拍照,搞笑的擺起了pose。
我站在路口,突然有些捨不得走
大爺坐在那裡搖著「大炮手」的20多年裡
紅磚白瓦的老房子變成了高樓
新鄰居變成了老街坊
老市場上出現了好多新玩意兒
賣肉的小兒子已經進了外企
當年捂著耳朵從大爺身旁跑過的孩子,有一天抱著3歲半的小孩兒:「寶貝,要不要吃爆米花,媽媽小時候最愛吃這個了……」
大爺和那個已經燒成黑色的「老傢伙」像時光機一般,穿行了20多年,這期間有人走了,有人來了,有人老了,有人長大了……
像歲月裡的一幅畫,是動態的,卻又是溫暖的
我打開一袋爆米花,金黃和白色相間,每一個都不一樣,每一個都那麼好看
一口一個爆米花,或者掰開,看它白色像泡沫一樣的質地
然後塞到嘴裡,軟軟的,甜甜的
然後,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
那麼問題來了
你最喜歡吃苞米花還是大米花?
如果你在時光裡走丟了
在這兒也許能找到回家的路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本文系拾光手記原創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轉載請聯繫星星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