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在村口做一鍋米花糕嘗嘗!

2021-02-27 鄉土河南

春節前夕,在河南三門峽澠池縣果園鄉,今年69歲的胡水成老人正在街頭做米花糕,每一年冬天,胡師傅就會開著他的三輪車,拉著做米花糕的工具走街串巷,這門手藝是他自己摸索出來的,這一幹就是十五年。

米花糕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主料都是用大米加工的爆米花,輔料多用花生,胡師傅做的米花糕是「來料加工」,一般攤子擺好,火生起來,鄉親們就會從家裡帶來大米、花生、白糖、紅糖、油等食材,然後胡師傅根據配料加工成米花糕。

做米花糕的第一步是先把大米加工成爆米花,胡師傅說爆一鍋要八分鐘,可以盛二三斤大米,隨著砰的一聲爆響,煙氣和爆米花的香氣瀰漫開來,這一聲巨響就像是胡師傅的廣告,大家聽到響聲就會聚攏過來看熱鬧,而後回家拿米來做。

鍋裡倒上油,胡師傅開始炒花生,這些花生是一位鄉親精心挑選過的,春節到了,來做米花糕的人很多,老人做的多是給兒孫們解饞,這些手工做的東西沒有超市裡賣的精緻,但他們覺得用自己的米做出來的放心。

炒焦的花生和潔白的米花在盆子裡攪拌一下,接下來胡師傅還要生火熬糖稀,用糖稀把這兩者緊緊的結合在一起。

塑料壺裡的糖稀是胡師傅事先準備好的,也有顧客自己從家裡帶來白糖或者紅糖現熬,胡師傅身後籃子裡的柴火也是顧客從家裡帶來的,等於說顧客不但要提供食材,還要自帶柴火才行。

在三輪車上有兩個用白鐵皮做的長方形盒子,胡師傅把攪拌好的材料倒在盒子裡,然後用工具抹平整,米花糕的厚薄取決於材料的多少,多了做出來就會厚一些。

把食材攤平之後,胡師傅開始拿一個用木頭做的工具來回在上面壓,他說壓的越瓷實越好,到時候切出來不會掉渣。

胡師傅說從臘月開始就格外忙,只要天氣晴好他就出來擺攤,加工一鍋收費10塊錢,一天下來也能收入二三百元錢,他說現在老了,就是出來玩兒,人多在一起能說說話,比在家閒著強。

米花糕吃起來香酥可口、又甜又糯,在零食缺乏的年代,這是孩子們的心頭好,只不過現在能買到的零食太多了,很多人來做就是為了嘗嘗這懷舊的味道,正是這種情感也讓胡師傅的手藝在春節裡大受歡迎。攝影記錄|張春光(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

原創作品,請尊重勞動,如轉載文末需加下圖,否則視為抄襲

相關焦點

  • 【春節氣氛】蒸花糕 年年高
    這些天市民朋友們都在爭相購買年貨,有的買魚有的買雞還有的在蒸花糕。蒸花糕可是年味越來越濃的重要一筆,今天記者帶大家一起來蒸花糕。過年蒸花糕是多年傳下來的習俗,花糕通常都是圓形的,上面有不同的圖案,外形美觀,鬆軟可口,有麵粉的香與紅棗的甜。花糕製作工藝繁瑣,但過年吃花糕代表喜慶和吉祥,寓意著人丁興旺,幸福安康。記者走進一位市民家中,看到她正在有模有樣地蒸著花糕。
  • 年味丨探尋傳統手工製作的「米花糖」!
    如今的歲月,孩子們過年時的糖果也有了更多選擇。但是,一塊傳統手工製作的米花糖,依舊包含著最強烈的年味!年前製作酥脆的米花糖是衡陽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視頻版:探尋衡陽年味之「米花糖」☟☟☟製作米花糖的關鍵在於炒制米花。
  • 開始過年的蒸花饅頭啦!看著漂亮,嚼著更好吃
    春節的腳步近了,按說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不過性急的人們有的已開始蒸花饅頭啦!是不是有了過年的感覺?
  • 《小娘惹》:地道的娘惹糕,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讓我悄悄告訴你
    電視劇《小娘惹》播紅了娘惹糕,但你知道地道的娘惹糕,是怎麼做的嗎?傳統的娘惹糕有9層,也叫九層糕,製作的時候會用到:粘米粉,糖,香葉和水這些材料,把它們按適當的比例開好麵糊。廚師要細心地把麵糊逐層逐層倒入糕盤裡蒸。由下往上數,第一層是白色,第二層是彩色,第三層是白色,白色和彩色相間,到了最後的頂層,要用橙色的麵糊封頂 ,真的是一個很考廚師耐心的糕點。
  • 熱窩裡偶遇打米花的人,打點幾米花恰切~
    打米花是70、80後美好的回憶,一個老頭挑著擔子,一頭放著一顆葫蘆狀的「炮彈」,另一頭放著火爐和風箱,走街串巷。「砰」地一聲,將一粒粒的米變成了白白的米花。那時候,他可是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魔術師!爆米花機上面裝著氣壓表,師傅長年做打米花,對打米花機那是相當熟悉,一鍋米花大概需要多長時間,一估摸就能八九不離十,等差不多快該出鍋那會兒,師傅才會看看氣壓表表值。
  • 快過年了,教你在家蒸年糕,香甜軟糯,過年的味道,寓意:節節高
    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也是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過年蒸年糕是我們這邊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習俗了,無論貧窮富裕,每年快過年的時候我們這邊的人每家每戶都會蒸上一鍋年糕
  • 做糯米子糕!殺年豬!婺源開啟舌尖上的年味
    這不,大媽們就開始張羅做糯米子糕。將自家的雞蛋敲碎攪勻,放入鹽調味備用。把蒸熟的糯米與新鮮肉丁攪拌均勻,倒入準備好的雞蛋液,等所有的食材混合呈現金黃色,就可以包糯米子糕了。把兩張棕葉重疊折成酒盅狀,放入材料,期間還可以繼續加入粽葉增加糯米子糕的長度,最後把粽葉折合用棕櫚葉捆好,糯米子糕就完成了。不少遊客看得不過癮,果斷加入隊伍中,跟大媽學起包糯米子糕。
  • 鄉愁婺源 | 奔跑的米糖
    她告訴我,老么昨天來電話,說是單位工作忙,年底脫不開身,可能不能回家過年了。梅花嬸所說的老么,即她的小兒子,也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少年夥伴,年齡卻比我小二歲。他從江西中醫學院畢業後,輾轉去北方一家省會城市成家立業,在公立醫院當了一名醫生。梅花嬸挨邊古稀,偏瘦,顯得老相,她雙手搓著圍裙說:「這不,趕忙趕緊熬了一鍋米糖,想讓你拿去縣城幫忙寄去。」
  • 食在青吳嘉|年年有魚,步步「糕」,江南糕點寓意妙!
    魚米之鄉的豐饒香氣,江南水鄉的豆蜜棗甜,皆化在這一口口的糕團裡。  一年將逝,寒冬臘月的晚上,青浦金澤鄉村裡不時傳出「嗚嗚」的牽磨聲,等到第二天,婆婆媽媽們圍在一個大篩子前搓糕粉,廚房間裡熱氣騰騰,小孩們雀躍地來回穿行,男孩們爭先要吃新蒸出來的方糕,女孩們排著隊讓母親在額頭點上朱紅的梅花瓣……
  • 過年啦,煮一鍋「元寶餃子」,好吃又吉祥,跨年討個好彩頭
    還有不到十天就要過年了,過年的時候一定會包餃子,你們家都包什麼樣的餃子?
  • 都昌美食紅薯糕 童年滿滿的回憶(圖)
    對於很多80後來說,在每年的下半年,都昌縣各鄉鎮的農村家家戶戶都在做紅薯糕,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圍在火爐前吃紅薯糕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那可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勤勞的都昌農村婦女利用紅薯自創了一種美食——紅薯糕,在都昌有些地方,紅薯糕又叫「薯交的」。
  • 盤點2021年你家鄉過年必須準備的年貨有哪些?
    相信今年很多年輕人是第一次在異鄉過年,父母遠在他鄉,今年的年貨得自己精心準備了。那麼過春節的年貨需要準備些什麼呢?大家一起來說說看。我的家在內蒙古,在我們北方這面,炸年糕、炸油餅、炸麻花、炸豆瓣等油炸食品;除了炸還有蒸煮類食品,蒸包子、蒸饅頭、滷豬肘、醬牛肉等等。
  • 就地過年!在崇禮做地道炸年糕讓年「味」十足!
    了快速的反擊克利斯朵夫了考試的菲利克斯地方速度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發適當的方式的都是發時代發生的發生的發生地方的身份時代發生地方是事實是事實是事實事實上身上時代發生的發生的發生地方文認為符合個地方是對方答覆放到沙發上時代發生地方生人勿擾無法否認我的身上發生當時發生地方時代發生的發生的發生地方是對方的身份士大夫時代發生地方水電費惹我惹當時發生的沙發上發是對方的身份士大夫對方的身份讓我熱熱溫熱溫熱溫熱水電費多少的速度撒發第三方的身份的身份第三方的身份的身份是的放假克利斯朵夫了加快速度弗蘭克的說法了空間克隆技術打法來看就是大方是的困了就睡打飛機克裡斯蒂啦開放基金看來是打飛機了卡收費看來就撒的風景克利斯朵夫了空間撒的風口浪尖撒旦風口浪尖阿桑地方是打開了就撒地方了空間撒的風景快樂撒地方了就卡聖誕節快樂了就卡薩帝否I為哦噗溫柔隨著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區積極響應國家疫情防控倡議提倡群眾就地過年
  • 【快樂廚房】新年圖新鮮,來個一鍋鮮
    青綠葷素都佔了,蛤蜊抱鮮蝦,香蔥點翠,嫩菌提鮮,再加上冬筍和鹹肉,豆腐和蘿蔔,時令的鮮味全都燴在了一鍋裡,鮮醉個神仙都不難哦~
  • 桂花開了,桂花糕、桂花小圓子……安排!
    桂花不僅好看,還好吃,桂花糯米藕、桂花糕、酒釀桂花小圓子……樣樣能打。桂花是常綠喬木,葉對生,長圓形,原產於我國西南部。桂花一般都小小的,呈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橙紅色,香味撲鼻。有人按照花色不同,將桂花分為銀桂、金桂、丹桂等品種。還有一個品種名叫「四季桂」,一年四季都會不斷開花,舊花一掉落,新花又長出來了,南方北方都適合栽種。
  • 高明這些地方還可以買年花年桔!
    受疫情影響高明取消了花街所以,今年過年無得行花街了!不過好多高明街坊表示理解但沒有花市去哪裡買年花、年桔?類型:年花、年桔聯繫電話:13528909128(彭先生)聯繫地址:美的東灣紅綠燈往西江方向150米(西頭村尾)
  • 俺家饃蒸好了,不來嘗嘗?
    幾位孩子小將,那得有肉才叫過年,昨晚炸的虎皮芝麻香腐乳肉吃的滿口流油…老婆與外甥媳婦爭相顯露一手,揉~擀~捏~夾,片~條~球~塊,叉~勺~筷~梳:輪番上陣展示…
  • 過年加道菜|富陽:米粿香 就是團圓的味道
    大年初一的晚餐桌上,何豔華端上一盤剛剛煎好的米粿。冬筍雪菜豬肉餡、豆沙餡、芝麻餡……五顏六色的米粿剛上桌就香味四溢,沒一會兒就被大家搶光了。 在富陽新登鎮,年初一的飯桌上,幾乎都在複製這一幕——過年吃米粿是這裡家家戶戶的傳統。當地有一句話,吃了冬至粿,粿接粿。意思是當地人吃米粿,可以從冬至一路吃到元宵,足見他們對這款食物的喜愛。
  • 蒸糕,過年啦!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又忙著蒸糕啦。「蒸糕」是啟東人過年習俗,糯米用水浸泡後再碾成米粉,撒在蒸鍋裡利用蒸汽蒸熟,年味,就在這熱氣氤氳的忙碌間聚集。
  • 睡前故事:海棠糕
    手揉捏著麵團,桌上的海棠糕過於三塊。   說也奇怪,失明後被趕出閣,心灰意冷,誓言忘卻所承,可那海棠糕的做法依舊曆歷在目,包括它的——770塊,命定之人將會鵲橋相會。截止現在,他已經賣出了350塊。小瞎子每天都算著數量,盈盈期盼,儘管……這看似並不可能。   "海棠糕來看看喲!"集市上人絡繹不絕,雖說人人都是有目的而來,但奔波途中品嘗下也是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