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家家戶戶又忙著蒸糕啦。「蒸糕」是啟東人過年習俗,糯米用水浸泡後再碾成米粉,撒在蒸鍋裡利用蒸汽蒸熟,年味,就在這熱氣氤氳的忙碌間聚集。
來到惠豐鎮一戶農宅,還沒走進蒸糕店,撲鼻的米糕香味就遠遠地飄來。屋內,水汽蒸騰瀰漫四溢,老師傅們將一把把米粉,一層層撒在蒸籠裡。屋外,排隊的人們都伸長了脖子等著米糕出爐。
在啟東,過年蒸糕有著悠久歷史。臨近年關,家家戶戶都有蒸糕迎春的老傳統。過去因為生活條件不好,買不起糯米,所以蒸的大部分是玉米粉糕,現在條件好了,不但蒸香糯的糯米糕,還會放核桃、紅棗等各種配料。
市民王新春告訴記者,每年蒸糕,是他們家的老習慣,蒸糕寓意越蒸越高,一年比一年好,過年了,圖個好彩頭,子女也都喜歡,也可以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
蒸糕是個技術活兒。先將糯米洗淨後在水中浸泡2個小時,然後撈出,再放機器中磨成粉。一粒粒晶瑩的糯米就變成了純白細膩的米粉末,然後倒入大盆中,各家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不同的食材,攪拌均勻。這樣蒸出來的糕,不僅好吃,還寓意生活豐富多彩。
惠豐鎮上的這家蒸糕店小有規模,也改良了傳統的土灶,這樣蒸出來的糕更軟糯。均勻撒下的層層米粉次第蒸熟,空氣中漸漸散發著淡淡的香甜味兒。大約15分鐘後,蒸糕的師傅用一層紗布蓋在蒸籠上,不一會兒,瀰漫的熱氣便將紗布吹得鼓起來,糕就可以完美出鍋了。
鼓足一股勁,搬起蓋著紗布的蒸籠倒扣在桌上,熱氣頓時撲面而來,濃濃的米糕香頃刻溢滿了整個屋子。師傅在上面又覆蓋一層紗布,紮緊。然後,師傅用桌旁綁著的木棍,均勻有序地按壓,把米糕壓實。
蒸糕師傅黃忠介紹,包裹的時候一定要嚴實方正。經過按壓的糯米糕,擠出了空氣壓實了空隙,更利於長久存放。同時,糕也更有嚼勁,吃起來也就更香。找一根棉線,割開米糕,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用保鮮膜簡單包裝,就可以帶回家了。
過年吃蒸糕,取的是「年年高」的口彩,帶著吉祥的意味,被代代相傳至今,成為啟東人過年的一個傳統。快過年了,回家嘗一口香甜軟糯的啟東米糕,祈福來年生活幸福、心想事成。
啟東臺記者:黃丹 王波
小編:小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