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留學生都是老「原年人」了

2021-02-22 烤鴨在線

一轉眼,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點不一樣——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人都選擇了「就地過年」,和家人「雲團聚」 。

但這就難倒了一部分人,原地過年能幹點啥呢?這時候留學生們要發話了:原地過年我們是專業的!

畢竟對留學生來說,春節不僅不放假、不能回家,還得面臨開學和各種ddl的挑戰,可以說是擠出時間也要過年。

但忙歸忙鬧歸鬧,春節的儀式感還是不能少。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在國外的留學生,每年過年都是如何度過的?

對各位乾飯人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一頓好吃的年夜飯了。

在年三十這天,一般大家都會約在一起搓一頓,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湊滿九宮格在朋友圈打卡,也算是春節最大的儀式感了。

這樣一頓大餐,想必能在盆友圈收穫50+個贊

至於吃什麼不太重要,可以是一起包餃子,也可以是一桌好菜,像小編這種DDL太多圖省事的,直接和室友們吃一頓火鍋也算是年夜飯啦

雖然少了熟悉的趙本山、蔡明阿姨,今年連開心麻花都要缺席春晚了,不少年輕人都吐槽現在的春晚越來越沒有年味了,但對每個人來說,春晚依然是對春節最深刻的記憶。尤其是在外求學的留學生,更是會格外珍惜這個可以和全球華人一起過年的機會。

每年的春晚都會在YouTube和CCTV官網進行直播,還可以在互動區進行互動,小編把觀看春晚的途徑貼在這裡啦: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nJ4buqbnpRVaT3IDUQPZQ

CCTV官網:

https://tv.cctv.com/live/

國內的幾個視頻平臺應該也會有春晚轉播,不過友情提醒,看直播可能會有點卡,小編就是被卡到勸退,最後看了錄播……

雖然就地過年,但儀式感不能少,除了吃年夜飯、看春晚,還有同學會在春晚打麻將、鬥地主

你在留學期間

會為過年做什麼呢?

在評論區討論一下~

相關焦點

  • 春節假期餘額不足,看「原年人」如何花式過年!
    不敢相信,一覺醒來春節假期就這麼猝不及防的結束啦都說過了初五,年就過完了大家要進入開工倒計時狀態石榴君相信絕大多數人一定又患上了假期綜合症又名不想工作症往年春節,人在家中坐,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談談,家人牌洗潔精淨化著我們的心靈,為即將返工的我們洗去幾絲煩惱,而今年,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千千萬萬人選擇了就地過年。於是誕生出一個新名詞:原年人,顧名思義,就是指原地過年的人。
  • 叄拾陸丨「原年人」跨年十二小時
    春節的模樣可以有千百種,但哪一種都不能缺了儀式感。 2021年的春節,很多人選擇就地過年,成了「原年人」。
  • 感謝你們,留在玉環過年!
    「今年,你就地過年嗎?」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比起往年來說特殊了不少,「就地過年」開啟了春節的新模式。經過鐵路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等部門的統計,今年全國估計有超過1億人「原地過年」。「原年人」也成為了今年過年的熱門詞語,指那些響應號召、在原地過年的人。第一次留在玉環原地過年,是種什麼體驗呢?
  • 時報時評丨就地過年,更要安心過年
    但今年的春運,註定與往年不一樣,不僅不會如往年那般擁擠,就地過年與回家過年也會出現大不一樣的景象。  從北京地區的情況看,據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到疫情防控倡導市民群眾在京過年、非必要不出京等多重因素影響,2021年春運期間鐵路進出京客運量預計將大幅下調至1000萬人次,較2020年下降38%,較2019年下降67%。全國的情形預計也會大同小異。
  • 《石路花語》/歌詞/葉可:《就地過年》
    《石路花語》/歌詞/葉可:《就地過年》就地過年
  • 與時間賽跑的「原年人」醫生,收穫最好生日禮物
    誰都不想在春節裡住院,但總有些病突如其來。2月11日除夕這一天,忙碌了一年的馮燦正與妻兒歡聚迎新。晚上8點50分,手機突然響起。「馮醫生,有一個心梗患者!」「馬上來!」馮燦是當天的備班醫生,住在醫院附近的他,套上外套就往外衝。除夕這天,恰是馮燦的生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深夜走出手術室,農曆牛年即將到來。34歲的馮燦說,作為醫生,救人是天職,定當拼盡全力救治每一條生命。
  • 就地過年 暖在身邊 | 心中有愛,在哪都是年!
    除夕上午,蔡昕和另一位就地過年的員工一起來到公司貼春聯。  今年40歲的蔡昕是江蘇宜興人,來到合肥已經整整20年。雖然外出工作多年,但年近七旬的父母還在江蘇老家,所以每年都要回家過年。今年是個例外,為了響應就地過年號召,他和家人溝通後,決定和妻子孩子留在合肥過年。  「每年都會帶著孩子回家三四次,寒、暑假和其他節假日等無一例外。」
  • 陳文華:就地過年 安心更暖心
    就地過年就是為了更好的團圓,為積極響應「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倡議,在泰來大滿包裝有限公司工作的陳文華選擇就地過年,把家安在公司,把心留在崗位上。  正在忙著檢修的人叫陳文華,是湖南懷化漵浦縣人,今年53歲的他已經在外工作20多個年頭了,2019年,他服從公司安排,從深圳總部調入泰來大滿包裝有限公司做技術員。
  • 就地過年,你和誰一起過?
    但這個春節成千上萬人努力把他鄉做吾鄉只為把疫情防控得更好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小年一到這年就算來了就地過年,你怎麼過?#曬年夜飯#過年了,上硬菜乾飯人乾飯魂不管在哪裡過年年夜飯都不能湊合吃上一口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
  • 就地過年,安香鄉推出暖心措施
    任何一點疏忽大意,都有可能讓全鄉兩萬多人的堅守功虧一簣,甚至出現不堪設想的後果。咱們安香鄉地理位置特殊,緊鄰著仍為高風險區的新樂市。希望鄉親們在疫情期間,再忍一忍,再堅持堅持,別給病毒入侵家鄉的任何機會。為此,我們倡議:一、外來工作人員原則上就地過年。
  • 「就地過年」要宣傳好,更要保障好!
    當前,國內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已有29個省區市倡議「就地過年」。過年要不要回家,引發無數「打工人」熱議。春節對中國人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在外工作的「打工人」想回家,留守的老人孩子想團圓,突然倡議「就地過年」,一時難以接受可以理解。但形勢嚴峻,減少人員流動就能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就地過年」已是一種現實需要。疫情當前,我們要顧好小家,也要顧全大局。
  • 「就地過年」的這些英語知識,你都了解嗎?
    、提倡、鼓勵「就地過年」,也就是,除非必要、就避免長途旅行返回家鄉、而是在當前工作居住的城市過春節。「就地過年」如果用英語表示,可以說成 Celebrate In Place;去年疫情在美國擴散之後,一些城市的政府都建議民眾們儘量避免離家出行,提出的口號就是 Shelter In Place.
  • 義務房東「免租兩月」,提倡就地過年,賺了口碑又賺了租客……
    浙江義烏的房東洪彥卿最近因為「提倡就地過年」,上了熱搜,被錢江晚報和人民日報競相報導。
  • 「就地過年」吃什麼?
    隨著「就地過年」的提倡,半成品火鍋成了「在寧過年」年輕人的選擇。  比起去年,今年各家餐廳對年夜飯的疫情防控都提前做了應對措施。「去年受疫情影響,沒能來吃年夜飯的顧客可憑年夜飯預訂單,後續選擇一個時間來繼續享用套餐。」一家餐廳負責人表示,考慮到今年的疫情防控情況,店裡嚴格做好分餐制措施,比如十人桌只坐五個人,十六人桌只坐八個人。在餐具上,實行分餐制。除了分餐,還分批。
  • 倉山:就地過年,溫暖不缺席!
    春節將至,回家過年是中國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結,但當下疫情嚴峻複雜,就地過年,是為了更好的團圓。所謂「回家回家」,有人氣兒,有溫度才是「家」。
  • 解鎖就地過年的N種打開方式,他們把這個春節玩出「新花樣」
    來武漢四年今年是他第一次留漢過年也是第一次過沒有親人陪伴的春節雖各自就地過年但一家人也沒「分開」每天只要抽出空來就跟老婆、孩子發微信、聊視頻徐吉下管道檢查工程進度。在漢央企中建三局一公司孟加拉達卡機場項目經理吳育清和大家一起看春晚,他說:「無論在哪裡過年,看春晚是過年的活動之一。」考慮「就地過年」號召與工期原因該項目40餘名建設者自發留守海外「新年快樂!」「過年咯!」
  • 就地過年 昆明花商有盼頭
    做花盆栽培植物零售生意的河南花商寧阿姨告訴記者:「今年不回老家了,就在昆明就地過年。昆明這邊整體比較安全,氣候條件也挺好,回家還要做核酸檢測,留在昆明也是響應政府號召。」寧阿姨(右)向顧客介紹盆景。(趙歡 攝)去年新冠疫情暴發時候,花農、花商等許多從事鮮花生產交易人員措手不及,生產節奏和銷售情況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 就地過年,您的年夜飯請查收!
    「就地過年」的背景下,消費者對「年夜飯怎麼吃」的議題也更早熱了起來。據了解,進入臘月後,餓了麼APP上「年夜飯」的搜索量比去年上漲了4倍。餓了麼相關負責人表示,半成品年夜飯、年夜飯小份套餐或將成為今年過年大熱門,還有商家擬推出「年夜飯豪華單人套餐」,讓就地過年也能過出儀式感和滿足感。
  • 就地過年是強制性措施嗎?官方回應來了
    務工人員如何就地過個好年?·人社部將指導各地組織多種形式的「送溫暖」和集體過年活動,鼓勵企業發放「留崗紅包」「過年禮包」。力爭以暖心舉措,讓務工人員安心過年。·要保障就地過年農民工基本生活和工資休假權益,春節期間安排工作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資。·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以工代訓等政策的落實補貼力度,指導用人單位穩定勞動關係,不裁員、少裁員,力爭以政策促進企業以崗留工、以薪留工。
  • 春節就地過年,感謝每一個不回家的你
    「女兒,咱不給國家添亂,我跟你媽身體都好著呢,你別掛念我們,好好照顧自己,等疫情結束了,我們再好好坐在一起嘮嘮嗑.」      住在40小區秋水苑20棟的王正榮、蘆鳳廉老倆口今年已經72歲了,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們都已在外地工作成家。馬上快過年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都不能回家過年。      「以前,不管是工作多忙,兒子和女兒都會帶著家人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