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春運已開啟。但今年的春運,註定與往年不一樣,不僅不會如往年那般擁擠,就地過年與回家過年也會出現大不一樣的景象。
從北京地區的情況看,據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到疫情防控倡導市民群眾在京過年、非必要不出京等多重因素影響,2021年春運期間鐵路進出京客運量預計將大幅下調至1000萬人次,較2020年下降38%,較2019年下降67%。全國的情形預計也會大同小異。一個總體的現象就是人員流動規模會大幅降低,異地過年、就地過年、本地過年等各種情形較往年更為突出。
過年,對中國人而言,是一份期待、是一份濃濃的親情、更是中國最典型的一種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平安健康地過一個團圓祥和年是每個家庭的期望,但今年許多家庭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可能不得不分開過年,因為疫情,大家只能舉杯遙祝平安健康快樂。疫情當前,安全最重要;疫情當前,就地過年被全國各地所倡導。
因此,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春節裡,各級部門、各級組織、各地方基層要以最大的服務心態讓大家安心過年。
安心過年,出行要安全,不論是跨省市的出行安全,還是就地出行安全,不能一禁了之、一隔了之,更不能防控層層加碼。
安心過年,服務要全面。雖然今年春運人員流動規模會大幅降低,但疫情防控的服務手段、服務意識不能降低。應在疫情防控時想人之所想、應人之所應,尤其對老弱幼小人員,應多加強人性化的疫情防控手段與防控服務方式,讓人員流動或居家過年更為便捷方便。
安心過年,保障要及時。這個保障不僅指生活物資的保障,還需要水電煤氣、社區服務等保障有力。與此同時,提供保障的人員與部門也要加強自我防控意識。
安心過年,溝通要滿足。大量家庭分開過年的現狀需要在溝通上加大網際網路及通信的保障。近期,一些運營商免費為就地過年的人員提供手機流量的做法受到人們的讚賞,類似的溝通方式保障可以在春節期間更多地被採用。
安心過年,需要每一個人遵守國家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我防護,積極配合疫情屬地各項措施,並主動非必要不出行、非必要不聚集。
安心過年,還需要全國各地的人們守望相助、互幫互助。對於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們,要報以善意與幫助,而非埋怨、指責甚至與鄰為壑。就地過年,需要各單位、各企業、各街道、基層工會等加大人文關懷,讓就地過年人員更多感受到中國濃濃的年味。
安心過年,更需要我們維護好千千萬萬的市場主體,要以積極的作為、創新的思路維護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市場主體的生存空間。
生命無價,生命至上。2021年的春節,疫情隔離的只是空間,重要的是讓所有人安心過年。
作者系中國經濟時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