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5 19:1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馬賽潔 通訊員 江慄峰
「熱乎乎的米粿來咯。」大年初一的晚餐桌上,何豔華端上一盤剛剛煎好的米粿。冬筍雪菜豬肉餡、豆沙餡、芝麻餡……五顏六色的米粿剛上桌就香味四溢,沒一會兒就被大家搶光了。
在富陽新登鎮,年初一的飯桌上,幾乎都在複製這一幕——過年吃米粿是這裡家家戶戶的傳統。當地有一句話,吃了冬至粿,粿接粿。意思是當地人吃米粿,可以從冬至一路吃到元宵,足見他們對這款食物的喜愛。
51歲的何豔華,是新登鎮方圓小几裡出了名的「米粿達人」。親戚朋友每年都會提前預約「何大廚」上門製作,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她就已經忙著各家跑了,通常一個上午就能做100多個。
何豔華說自己的米粿沒有秘訣,「我的手藝,其實是家裡的味道。」
從記事開始,她就看著爺爺奶奶在過年時製作米粿,到市場裡買好粳米粉、雪菜、豆腐等食材,炒熟餡料、蒸米麵、揉米糰、製作粿皮、包餡料,再上鍋一煎,米香混合著油香飄散開,就做好了。
「做米粿最難的一步,是揉米糰。」和一般揉面不同,米糰要蒸熟後再揉,十分燙手,何豔華每次都要帶上一副一次性手套和一副隔熱的線手套。何豔華說,只有在米糰冷掉前揉好包好,吃起來才會很有嚼勁。
每次過完年,何豔華都會打包幾十個米粿給女兒帶去上班,因為在外地吃不上這么正宗的家鄉味道。「我們小的時候只有到過年才能吃上米粿,現在想吃就可以吃啦。」何豔華笑著說。
熱騰騰的米糰,香味四溢的炒菜,包成一個團團圓圓的米粿,在富陽人眼裡,這才是過年的味道。
15799511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