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心在一起,就是團圓

2021-03-01 畢節改革

春節將至,年味漸濃。與往年春節不一樣,今年的春節,很多人響應號召,選擇就地過年。數據是現實的直觀反映,據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全國春運期間預計發送旅客17億人次左右,日均4000萬人次,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為了共同的抗疫目標,自覺減少流動,每一個就地過年的選擇,都是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都值得致以敬意。

  對於中國人而言,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團圓的日子,是相聚的時間。在外一年,無論路程多遠,不管工作多忙碌,春節時總要回趟家,與家人嘮嘮一年的思念與牽掛,與親友聊聊一年的歡喜與收穫。「回家過年」,這是中國人的獨特情愫,是烙在每個人心頭的濃鬱鄉愁,是歲末年初不變的親情守望。但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仍然艱巨的背景下,「非必要不出行」無疑是不得已而又必須為之的做法。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既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也是防控疫情的重要一環。因為防疫而選擇在工作、學習的地方過年,因為防疫而推遲與親友的相聚,難免會有遺憾,但這恰恰是為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為了自身和家人的身體健康。正如一名選擇留在工作地過年的工人所說:「回家『年味』肯定更足,但路上還是有風險。畢竟有健康,才有更多團圓。」疫情尚未結束,抗疫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也只有把疫情防控做好了,每個家庭才能更好地團聚。選擇留下,是為了家人的平安;選擇短暫的分離,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團圓。支持和參與就地過年,是關乎自身和親人的「安全之需」。  「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對於中國人而言,家國一體、家國同心,始終是每個人內心不變的家國情懷,始終是流淌於血脈裡的文化基因,始終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戰勝困難的文明邏輯。過去一年,面對疫情,正是因為這樣深厚的家國情懷,無數普通人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生死較量不畏懼、千難萬險不退縮,或向險而行,或默默堅守,以各種方式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也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家國擔當,億萬中華兒女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今天,許多人與遠方的親人道一聲保重,退掉早已訂好的車票機票,就地過年,這同樣是家國情懷的深刻體現,是對疫情防控的大力支持。  有人說得好,「心在一起,就是團圓。」寒冬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我們終將戰勝疫情,相聚不會太晚。與此同時,也期待每個地方都能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讓就地過年的群眾感覺到年味與溫暖,讓大家安心安全過好年。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時事評論:《河流》
    「時事評論是《新亭雜誌》旗下學校生活專欄內容,是針對學校的生活、活動、時事、政策、現象等有意義事件的評論。
  • 元宵節暖圖|在一起才是團圓
    可,無論歸離,心在一起就是團圓。手牽手,在一起。吳國才 攝以下是「愛創意」彩蛋我們在一起,帶上孩子一起畢業湖北省雲夢縣,謝紅雄今年放大了當時結婚時拍的婚紗照,帶著兒子回家,在途中,這恩愛秀了一路。百樂 供我們在一起,迎來生命中又一個驚喜
  • 心在一起是團圓 | 致敬經開元宵戰「疫」 中的平凡英雄們
    為了更多人的健康,他們捨棄了小家的團圓,再次穿上戰服逆行而往,以擔當託起更多人的歲月靜好。2月7日晚,昆明市經開區疾控中心接到緊急任務,要求組織對經開區留觀點密切接觸者53人進行咽拭子標本採集。「不好意思打擾您休息了,我們是區疾控中心的醫生,現在需要對您採集咽拭子。」在疫情防控的緊要時刻,黃長虹帶頭來到經開區留觀酒店對密切接觸者採集密接者咽拭子樣本。
  • 見屏如面 梅莞兩地親人「雲團聚 心團圓」
    在東莞工作的客家妹子萬思平就是其中一員。今年,她和一群同樣留在當地過年的梅州鄉親一起,和住在梅江區的父母「雲團聚、心團圓」。萬思平在東莞工作了近十年時間,往年都會回家過年,但為了響應減少人員流動、就地過年的倡導,今年是她第一次在東莞過年。【萬思平:爸爸媽媽祝你們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祝弟弟妹妹事業順利,祝小朋友們學業進步,健康成長!】
  • 今日元宵,祝福大家情圓福圓、心圓夢圓、合家團圓、元宵節快樂!
    元宵佳節,祝福圓圓:小小湯圓,闔家團圓;燈籠圓圓,笑臉圓圓;世紀情緣,花好月圓;廣闢財源,荷包圓圓;廣結善緣,心圓夢圓!元宵節快樂!心圓夢圓,圓圓滿滿;財源福源,左右逢源;情緣友緣,相逢是緣;心願祝願,願願隨心!2021牛年元宵節快樂!
  • 春節·團圓
    我們嚮往團圓,它賦予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難忘2020年,我們度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春節,電話拜年、視頻聚餐、線上紅包,體驗了一回「雲」團圓,有些許遺憾,但是值得。2021年,我們期盼春暖花開,不論是就地過年,還是回家過年,祝福大家團團圓圓,幸福快樂!——審管辦許萍萍      說起家,總會讓人心裡有種溫暖的感覺。
  • 年年團圓,年年有餘
    回家歡喜大團圓,回家,回家的意念切切的逼緊,年味濃了,步履快奔向家的方向,有親人蝸居的地方就是最美團圓大過年,年年添新歲,年年歡喜年,年年有餘,年年五臨臨門。眨眼之間又一天,回頭轉身又一年,一路風雨一路累,一路艱辛一路苦,一路歡樂一路歌,一路陪伴一路情,一路跌倒一路堅強,一路選擇一路涅槃重生,一路刷新一路拼搏,一路前進不容易,匆匆又一年,添歲添福添歡喜,添子添孫枝歡喜,年年團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逢春花香溢。
  • 一碗軟糯香甜的湯圓,讓團圓的味道更濃!
    明天就是元宵佳節,過完元宵節才算正式過完了年。吃下一口象徵著團圓美滿的湯圓,讓家的幸福味道充滿彼此的心間。
  • 今天開始,回家的腳印串成了「團圓」 | 城市物語
    團圓是春節的第一主題,也是春節最重要的情懷。——馮驥才
  • 早讀:中秋月圓人團圓,國慶祥和萬家歡
    文 | 心柔 · 主播 | 王濤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一白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偉大的祖國眾志成城,團結一致,拼搏奮鬥,用我們的智慧和毅力,堅守和勇敢,為家國平安,打勝了漂亮的一仗
  • 中秋月圓人團圓
    夜空中,象徵著美滿團圓和幸福快樂的圓月如玉盤一般高懸,鄭敬勇和他的親朋好友邊吃月餅賞月,邊講家鄉的民風民俗,邊嘮家常。皎潔的月光下,大家舉茶杯邀明月,享受這醉人月色。在這種庭院過中秋就是一種儀式感,感覺非常好。為了增添節日氣氛,鄭敬勇的一些朋友還即興彈吉他、彈古箏助興。對於他們來說,中秋的主題就是一種團圓和美的溫馨。
  • 東方時事解讀音頻文字 : 119日本對TPP的瘋狂暢想20161112
    就像日本眾議院通過TPP一樣,從我們的角度上看,這是日本人玩弄的伎倆,這個TPP其實日本人是不願意去玩兒的,不管你是川普上臺還是希拉蕊上臺,都推不下去,它為什麼批准這個TPP,安倍有個說法,說日本要主導TPP,這不是笑話嗎,你憑什麼能主導TPP,你主導不了TPP,你現在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僅跟美國相隔甚遠,你跟中國也相隔甚遠,憑什麼別人聽你的呀,所以說它現在,日本眾議院批了這個TPP,這是個什麼意思呢,
  • 帶一個團圓的月餅回家,譜一曲團圓警屬情
    天心分局為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將關心關愛舉措真正「深入警心」,進一步構建和諧警屬關係,9月12日中午,分局在機關食堂開展了「帶一個月餅回家,譜一曲團圓警屬情」活動。為了這一個個帶著「溫度」的團圓月餅,分局後保科組織科裡的「能工巧匠」們,連夜工作到凌晨一點,從選材到拌料,再到烘焙、包裝,用心為全體機關民警、輔警準備著驚喜。
  • 【時事點評】真正的破壞者
    註:翻譯 / 轉載自菲律賓各大報社或網絡評論,或龍友投稿原創文章,不代表菲龍網立場,旨在讓華人了解菲社會真正的想法,因此所翻譯或刊登的,不只是對華人友好的言論,我們不會報喜不報憂。真實,可靠,才能找出正確的應對方法。點擊右下角「寫評論」即可進行評論哦!
  • 人渣無疑了,道貌岸然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8日,韓媒詳細報導了關於SBS時事主持人金成俊(音)的違法拍攝爭議。
  • 老蘇的幸福"團圓年"
    老蘇是個重傳統的人,每年春節,他都想把家人召集到身邊,圖的就是一個團圓、喜慶和熱鬧,可是,兒子已經連續三年沒回家吃團圓飯了,今年又是老兩口自己過年。老蘇猶豫了幾次拿起電話又放下,他怕影響兒子的工作,因為兒子的工作性質是堅守一線、保暢護通,執勤時來不得半點分心和馬虎,尤其是適逢春節假期和疫情防控期間。
  • 鳳凰衛視《時事辯論會》: 川普已放棄在南海問題上挑戰中國嗎?
    川普當上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許多內外政策都被推翻,其中包括奧記「重返亞太」,在南海問題上似乎也放下了緊繃的神經,把美國日本以及東南亞一些好事的人急得不行不行的,他們認為,為了在朝核問題上得到中國的幫助,川普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採取了「順從」的姿態。《紐約時報》5月2日說,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提出美軍船隻進入南海爭議島嶼12海裡範圍「自由航行」的要求,尚未報告到白宮,就已被國防部高層駁回。
  • 除夕慶團圓(散文)
    在我的記憶裡,還是我家與大伯家一起吃團圓飯的場面最難忘。    最後一個團年飯是1971年。大伯家8口人,我家5口人,最長的是大伯,有45歲,最小的是群橋弟弟,剛滿周歲。我的父母只有38歲,當年我在一排娃娃裡最大,也只有15歲。    兩張大桌子並排在堂屋,6條板凳圍著桌子,上下方擺兩條凳子,左右方擺一條凳子。
  • 元宵節,祝你月圓、事圓、人團圓!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元夕,燈節,是屬於親人朋友愛人歡聚的日子,是團圓的節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這喜慶的日子裡,看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花炮聲聲迎春意,花燈展展送吉祥。正月十五吃元宵是由來已久的習俗,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湯圓,都是寄託著人們追求團圓和美滿的願望。
  • 考生:只想好好吃頓飯,再和你一起去遠方……
    有考生表示:這就是一場「鴻門宴」!而這次四級翻譯仍是「吃貨專屬」,三套題分別為:各地飲食習慣、春節前吃團圓飯、魚和「餘」。各地飲食差異的翻譯隨便找一個評論都是「神回復」而一年一度的團圓飯愣是翻成頓頓都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