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法國以外的第一座承載「羅浮宮」名字的博物館——阿布達比羅浮宮(Louvre Abu Dhabi)在推特上發布了「達·文西的《救世主》即將來到阿布達比羅浮宮」的消息,讓人們嗅到了《救世主》神秘買家的氣息。同一天,據《紐約時報》報導,日前在紐約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以4.535億美元買下達文西《救世主》(Salvator Mundi)的神秘買家終於揭開面紗——他就是沙特王子巴德·本·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本·法漢汗·沙特(Bader bin Abdullah bin Mohammed bin Farhan al-Saud)。
▲ 阿布達比羅浮宮發布的推特消息
▲ 《救世主》當日拍賣現場,圖片來源:GettyImages
這位打破拍賣行藝術品成交價格的世界紀錄的巴德王子,是一位來自沙特皇室偏遠分支的王子,沒有作為主要藝術收藏家的歷史,也沒有眾所周知的財富來源。根據《泰晤士報》披露的內部文件,巴德王子直到拍賣的前一天才作為投標人出現。佳士得公司的管理人員急忙設法確定這位低調人士的身份和經濟能力。即使提供了1億美元的存款來證明符合拍賣的條件,佳士得的律師仍然對這位潛在投標人進行了盡職的調查,並向他提出了兩個尖銳的問題:從哪裡得到這筆錢?與沙特國王沙爾曼的關係是什麼?
▲ 沙特王子巴德,圖片來源:New York Times
「房地產」,巴德王子簡單地回應說。根據沙特能源控股國際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的檔案顯示,巴德王子曾在此任職董事,此外,在沙特的房地產,電信和回收等行業中都有他的身影。目前,他在總部位於利雅得的沙特研究與營銷集團(SRMG)擔任主席,該集團出版範圍涵蓋15種雜誌和報紙,其中包括阿拉伯日報《Asharq Al-Awsat》。
▲ 阿拉伯日報《Asharq Al-Awsat》標誌,圖片來源:liputanislam
▲ 當地人正在閱讀阿拉伯日報《Asharq Al-Awsat》,圖片來源:liputanislam
巴德王子的神秘買家身份,將藝術界最迷人的奧秘和正在動搖著沙特王國的政治運動聯繫起來。就在不到一個月前的11月4日,沙爾曼國王下令進行「清洗運動」,對200多名富有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子、商人和政府官員進行鎮壓。當沙烏地阿拉伯大多數精英階層(包括一些王室成員)在沙爾曼國王嚴厲打擊貪腐的「清洗運動」下蜷縮起來的時候,巴德王子卻一擲千金,買下了這幅極具爭議且絕對非穆斯林的基督肖像。
▲沙特國王穆罕默德·本·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圖片來源:independent.uk
巴德王子之所以能夠在沙爾曼的「清洗運動」中屹立不倒,源於他是現任沙特國王穆罕默德·本·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的朋友及心腹。甚至在今年7月,巴德還被任命為奧拉地區旅遊建設項目的委員會負責人。奧拉地區是沙特被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Al-Hijr考古遺址第一站。這筆4.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也是沙爾曼有選擇性進行「清洗活動」的明顯跡象。儘管其支持者們將他描繪成一個改革者,然而當下沙烏地阿拉伯的法外逮捕運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使西方國家對這個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的政治穩定及全球能源市場穩定產生了極大的擔憂。
▲沙特Al-Hijr考古遺址,圖片來源:unesco
對沙特王國來說,為基督畫作付出這樣一筆前所未有的金額,也在一定程度上冒犯了穆斯林同胞的宗教情感。穆斯林教導說,救世主不是耶穌,而是先知。且對大多數穆斯林,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神職人員而言,任何有關先知的藝術形式都是一種褻瀆。
▲阿布達比羅浮宮(Louvre Abu Dhabi),圖片來源:Louvre Abu Dhabi
目前,巴德王子對甚囂塵上的各種評論聲並未做出具體回應,佳士得、羅浮宮及阿布達比羅浮宮也拒絕對推特上發布的《救世主》展出信息給予更多細節和認定。不過,巴德王子作為買主的揭面或許也對這幅傳奇作品將在阿布達比羅浮宮露面的消息作出了某種程度上的印證——畢竟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Mohammed Bin Zayed Al Nahyan)是沙烏地阿拉伯沙爾曼國王公開的親密盟友及堅定支持者。
▲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Mohammed Bin Zayed Al Nahyan),圖片來源:Wikipedia
本篇內容由iWeekly合作夥伴 TANC藝術新聞中文版 提供
👇點擊下圖訂閱季度雜誌即可獲贈ITMUG權利遊戲系列時尚藝術馬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