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二暑假,陳政宏開始了他長達近兩年的鄉鎮騎行旅程。今年寒假,完成了十五個鎮當中的最後一站雙滘站。
選擇在寒假完成最後一站,是因為自己時間充足,不用考慮學業的壓力,而且天氣會更加適宜。考慮到安全因素,大部分行程他都是與同伴一起進行的。因為跟同伴在一起,需要保持整體的速度和平衡,因而更能夠感受到團體的力量。
在騎行過程中,有辛酸也有愉快。十五個鎮其中的永寧鎮、雙滘鎮兩個鎮,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要到達永寧鎮必須經過西山,而西山確實給了他相當大的挑戰。西山雖然看起來不高,只有海拔500多米,但是因為路途是折返的,那麼總共1000多米。
經過西山的盤山公路坡度較大,全程上坡7公裡,要費盡很大的力氣才能登頂。爬上去用了50分鐘,他筋疲力盡,甚至產生了絕望。
經過艱辛的爬坡後,進入永寧鎮城鎮。因為開發程度不太高,那裡能夠保存農業社會的特徵,四處的景致看起來很有鄉村的味道。他非常喜歡田園風光,通過肉體的勞累換得精神的放鬆,是很好的一種體驗。
2017年寒假,他去八甲鎮騎行。路過潭水鎮時總共爆了三次胎,所以這個鎮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或許是因為鋼鐵公司的運輸車輛在路途上會掉落沙土、石頭,這對車輪損耗是很大的。經過那次騎行後,他便懂得經過那裡時帶著補車胎的工具,才能不因爆胎耽誤行程。
他認為,騎行的過程其實是一種享受,沿途的風景和內心的滿足對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在兩年多的騎行生活中,他經常會找到最佳的取景點進行拍攝路邊的美景。為了讓自己拍照角度更煥然一新、標新立異,要選擇新的角度。
曾哥曾經與他一同拍攝一座橋,正在愁著怎樣取景時,他帶著我登上了橋對面的建築頂層。「柳暗花明又一村」,這裡的確是拍攝橋路很好的一個取景點。
在完成陽春十五個鎮的騎行後,他下一步準備向陽江、江門、珠三角等地區進發。他希望一步一步慢慢來,循序漸進地在自行車上過好精彩的騎行生活。
問答紀錄
1、問:在騎行過程中,更喜歡團隊出發還是獨自騎行?
答:看距離而定。如果距離太遠,出於安全考慮必須要帶上團隊;如果是短途,自己騎行會更好。
2、問:上大學了,會減少騎行的機會嗎?
答:不會。在大學的城市裡,我習慣騎共享單車去臨近的區,挑戰性相對不是很大。
3、問:你喜歡挑戰嗎?
答:喜歡。我不會害怕挑戰的失敗。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