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第一次來到光谷,感覺和以前的差別較大。光谷廣場曾經是大學生們最常去的地方,連遠在藏龍島上的同學們也會擠上758,樂此不疲地來到這裡吃飯逛街聚會。
而這次的疫情讓這個被稱作」大學城「的地方沒有了往日的熱鬧。現在的光谷廣場,偶爾有上班族經過,也有居民帶著小孩來玩耍,唯獨,沒有了大學生。
多莫大教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成為了大家去光谷必會打卡的地方。這裡本應該人來人往,白天會有年輕情侶前來拍婚紗照,夜晚會有炫酷的燈光秀以及」歌神「們唱出的心酸與希望,如今卻只剩上班族和附近的居民匆忙路過。
上:疫情前的中影天河電影院
下:現在的中影天河電影院
光谷廣場樓上的中影天河電影院開了很多年,讀大學時經常和室友們結伴過來,買好爆米花可樂套餐,在開場熄燈前跑進院廳。疫情讓我們接近半年都沒去過電影院,中影的卷閘門,現在也依然未拉起。
」美食城「永遠是商場裡大家最關注的地方之一,這裡能吃到各種品類的小吃,曾經的光谷美食街變成了澳門街美食城,牛蛙王還是那個牛蛙王,旁邊的店鋪卻換成了熱門奶茶品牌茶百道。
從大名鼎鼎的」動漫大道「進去,兩邊就是塗鴉牆的所在。我記得很多年前的塗鴉牆還非常」乾淨「,現在去看,發現它已經被覆蓋了一層又一層的回憶。你們還能找到自己的塗鴉在哪嗎?
飛機餐廳也是光谷風情街裡的標誌打卡點,它不知被多少人加入了收藏夾。以前飛機餐廳的周圍總是圍滿了人群,而現在四周卻人煙稀少。
走進」動漫大道「,我才真真正正體會到了蕭條的感覺。不只是學生,很多人都熱愛著動漫和動漫人物。你們有多久沒去買過手辦和周邊了?
提起光谷,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人太多了路又冒修好,哪個現在還去那裡啊,去漢街逛哈子不舒服嗎?」
大家對光谷廣場的刻板印象,好像一直存在。
對於光谷廣場的偏見,有一半源自修了好多年也沒修好的大轉盤。可當我來到光谷時,看到的光谷大轉盤卻是一副嶄新的模樣。
星巴克和麥當勞早就消失不見了,華為代替它們成為了光谷廣場進出口的標誌。
泡沫劇可能是很多人的「奶茶啟蒙」,我記得曾經挨在它旁邊的DQ也生意爆好。現在卻從奶茶冰淇淋變成了護膚品牌,不禁猜想,也許是因為近兩年女孩們對美的訴求變得更加強烈了。
電玩城裡一個客人也沒有,和以前熱鬧的景象完全不同。我靠近門口,居然瞅到了工作人員一個人站在跳舞機旁邊,看樣子是想一個人練練舞。
「久別重逢」的字樣讓人感慨萬千,四樓的餐廳最近一直沒什麼生意,可是它們時刻準備著,能夠早點給你們帶來熟悉的美味。
以前和小夥伴約在光谷見面,我們會說:「在那個球那裡見。」現在不知道已過去多少年,而我們見面的地點依舊是:「在球那裡見。」
曾以為,光谷廣場是大學生們的專屬活動場地,卻沒想到現在成為了附近居民們帶小孩的首選場所。
光谷廣場就像各高校的分割點,地質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工程大學等等,這些高校都以光谷為中心,環繞在四周。我畢業後偶爾回到光谷,都能看到元氣滿滿的大學生們,他們手裡拿著奶茶或者咖啡,三五成群地邊走邊說笑著。
曾經你們都還在,就算擁擠、喧鬧,可你們的朝氣在督促著光谷不斷進步。不知道從哪天起,你們愛上了漢街的燈光,愛上了街道口的繁華,愛上了江漢路的小吃。當你們快要忘記光谷時、抱怨著想要逃離光谷時,它已經換上了新衣,在原地迎接你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