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記者 陳燕燕 (醫生供圖)
聽說過4D電影
可你聽說過4D手術嗎?
7月27日,在福建協和醫院
心外科專家戴著特製的4D眼鏡做手術
如同有了透視眼
就像把病人的胸膛打開
心跳真實可見。
他們僅花了15分鐘
就完成了一臺心臟微創手術
為患者解除了困擾他70年的心臟病。
醫生戴著特製的4D眼鏡做手術
這是福建首次運用四維彩超(4D)技術進行手術,醫生操刀更準更快,病人也能更快康復。
老林是莆田人,已70歲,個頭很瘦小,身高1.68米,體重僅90斤。他說,從小,自己體弱多病,經常得肺炎,大約30多年前,當地醫生聽診時,發現他的心臟有雜音,推斷他有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是2、3歲,而他當時已30多歲,沒敢動手術。
他拖著孱弱的身體,撐到了70歲,期間多次嚴重肺炎,差點要了命。6月,他又得了肺炎,在當地醫院治療半個月,不見好轉,胸悶氣短,不停地出冷汗、發抖,醫生沒轍了,老林被緊急送到協和醫院。
老林心臟病已經70年
接診時,主任醫師黃雪珊發現,老林得了先天性室間隔缺損,心臟的間隔像個篩子,有4個漏洞,最大的一個洞約12毫米,更糟的是,老林經常肺炎,已引發了老慢支、肺氣腫、還有密密麻麻的肺大皰等,如果動常規的心臟手術,需要體外循環,也就是說,他的肺需要停止呼吸一個多小時,手術後很容易引發呼吸窘迫、致命性肺炎,他很可能下不了手術臺。
「快撐不住了!」黃醫師說,得了先天性心臟病,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夭折,老林能撐到70歲,已是個奇蹟,再不手術,可能有生命危險。
黃雪珊和張貴燦主任醫師一合計,決定給老林做個微創手術,不要體外循環,不用氣管插管!這就需要手術更為精準,他們用上了最新的4D彩超儀,僅15分鐘就堵住了心臟的漏洞。
次日,老林感覺好多了,5天後就出院了,而以前,他至少得住院十天。
和以往不同,這次,手術臺上的醫生戴上了一副黑色的4D眼鏡,心臟的瓣膜、血管等看得一清二楚,就像把病人的胸膛打開,把心臟放在手上觀察一樣。
4D技術,讓醫生看到真實的心跳
「連血管都變立體了!」黃醫師說,以往,2D技術呈現的是平面圖,醫生只能靠想像,在大腦中還原心臟的結構,術中,完全依賴主刀醫生的經驗、應變能力,有一定風險。
如今,4D技術顯示的影像是立體的,還能360度全方位、動態地實時顯示心臟的跳動情況和心臟內部結構實時動態變化,更直觀、更清晰,醫生心中有數。
他介紹,這款E9四維彩超診斷儀來自美國,身價300多萬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彩超設備。
2D醫療影像已被大眾熟知,比如CT片、超聲片等;近年,3D醫療影像挺時髦,可對器官、骨骼的不同切面實施層層拍片,拍攝1000多張後,再通過海量數據處理,進行三維重建,在計算機系統中形成多角度旋轉、可視的立體模型;如今,在3D立體圖像的基礎上加入時間的概念,就是4D醫學成像技術,通俗地說,就是能夠讓醫生看到一個活動的組織器官,比如跳動的心臟。
其實,大夥對四維彩超並不陌生,近年,4D技術頻頻被運用於產科,可以抓拍到胎兒吐舌頭、吃手指的萌態,受到許多準媽媽的青睞,它還被運用在腹部、血管、小器官、婦科、泌尿科、新生兒和兒科等多領域的檢查,但被運用到外科手術中,在福建還是頭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