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被一個畫面觸動:
中央電視臺報導兒童流感肆虐,拍攝了一組兒科醫生邊為患者打點滴,邊書寫病歷和許多兒科醫生帶病堅持工作的鏡頭。
對於一個醫生護士來說,忙碌也許是工作中最常見的事,就普通人而言,看到他們這麼拼命地消除患者的病痛真該多一些感動、多一些尊重!
雖然我不是醫生,但還是要呼籲:2018年,讓我們對醫生護士好一點!
真的不敢回想,2017年發生了多少暴力傷醫事件。
因兒童穿刺失誤,護士被家長暴打;有媒體人因與醫護人員發生衝突,無理鬧三分,藉助媒體這個擴音器,對醫院、醫生實施輿論暴力。
如果這些還不足夠嚴重,許多事例更加觸目驚心:
2017年12月14日下午,乾縣中醫醫院內二科發生一起惡性傷醫事件。導致三名醫生受傷,使科室50多名患者無法得到正常診治。
11月15日晚,湖南省桃源縣人民醫院骨一科發生暴力襲醫,一名姓楊的醫生被一名醉酒患者追打至鼻部損傷流血不止,指骨骨折!
在吉林省四平市中心醫院的惡性傷醫案中,受重傷的消化內科主任朱立寧,在連續搶救19天後,終告不治去世。
數據還有很多,真的不忍心寫下去。
但在2017年也有一個感人的畫面溫暖過我們。
湖北媒體拍攝的一張照片,拍下了3歲男童與醫生互相鞠躬的身影,百年前的感人一幕再次在湖北武漢重現。
醫生與護士本是救死扶傷的人,跟患者及家屬有著共同的目標。
就目前為此,我國大多數醫院中普遍存在醫患比例失調的狀況,尤其是兒科等科室更為嚴重。
忙碌對於每個醫生護士來說,也許就是2017年的關鍵詞,大多數醫院全年無休、24小時接診,醫生護士工作日需要正常上班、接診,節假日和夜晚需要輪流值班。
因醫學的高深、行業的需求,新技術、新療法日新月異,對學歷、職稱要求都很高,縱使偶然休息、稍有空閒,許多醫生都要啃書本、搞醫研。
醫生真的很忙、很累,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業績值得在每一年、每一天贏得我們的尊重。
小編不是醫生,但還是呼籲:2018年請對醫生護士好一點!
新朋友,請掃碼關注;
老朋友,請點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