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於需要遏制第二波新冠疫情,英國的全面封鎖措施可能會延長到2021年。其實這樣的禁令也曾經出現在無償獻血中,一起來看看他們國家的無償獻血是怎麼樣的?
英國2004年頒布了新的醫療指引條例,禁止數百萬英國人獻血,據悉此舉主要是為了防止狂牛症的傳播和擴散。
新條例規定,禁止在1980年以來輸過血的人進行獻血。雖然禁令會導致英國血庫的供應量下降,但是當局認為此舉有助於避免狂牛症的傳播。
禁令頒布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一名因輸血而感染上「新變異型克雅氏病」(簡稱vCJD,即發生在人身上的「狂牛症」)的英國人死亡,據報導他在1997年一次手術中接受了輸血。
由於「人類狂牛症」潛伏期最長可達30年之久,因而初期很難發現。英政府為了阻斷血液傳播這種可能的途徑,斷然採用「一刀切」的做法。
從1999年起,英國全國血液服務中心便開始剔除捐獻血液中的白細胞,因為它能夠攜帶狂牛症病毒,以降低血液傳染的可能性。
英國人已經將無償獻血當成了一種傳統習慣。在英國,父母獻血時一定會帶著孩子一起去,為方便帶孩子的家長來獻血,不少獻血中心裡都設置了兒童活動室,裡面放置了宣傳無償獻血的圖書、漫畫、賀卡及毛絨玩具等。
孩子來的次數多了,不僅不怕這個地方,而且能逐漸明白無償獻血的意義。
圖片來源:網絡
英國從小學開始,就將無償獻血的內容寫入了教材。小學生們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定期參觀血站,了解從無償獻血到分離出血漿等血液製品,再到儲存及使用的全過程,使他們從小就了解「獻血不影響健康」的道理,長大後成為一名自願獻血者。
中學生則會被鼓勵在自己生日這一天,用「獻血」這件有意義的事情進行紀念。目前,英國每年的無償獻血總人數中,青少年佔有40%以上的比例,成為無償獻血的生力軍。
在英國,獻血者需要在網站或者NHS Give Blood應用程式進行註冊預約獻血,預約系統會仔細平衡血液供應和患者需求的變化,以便於獻血者合理預約獻血。
在英國,血液由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血液和移植協會(NHS Blood and Transplant)管理,該協會負責向整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提供安全的血液和器官。
如果獻血者有健康狀況,或者是否可以獻血,需要在預約之前檢查一下健康狀況和旅行情況,前往過世界某些地方可能會影響獻血者是否正常獻血。
圖片來源:NHS官網
從註冊到前往現場獻血的等候、詢問、抽血、休息等等,各種填寫表格並確認信息,依照一套細緻的流程範本來執行的。NHS血液的網站很便利,個人獻血者很容易就找到關鍵信息,而且每個獻血者的獻血記錄都會記錄保存,隨時可查。
獻血者往往是申請獻血的等候時間會有數周,必須有充分的體檢數據通過後,才可以在固定的獻血中心接受獻血,其中,英國的主要城鎮設有23個永久性獻血中心。
獻血可以放寬到70歲
一張獻血卡,飲料,茶點
英國血液網站提供的信息顯示,新的捐獻者身體健康,體重在50公斤至160公斤之間,年齡在17至66歲之間的英國人都可以獻血;而經常獻血的人年齡可以放寬到70歲。
已經超過70歲,並且在過去兩年中進行全血捐獻的人也可以參與獻血,但在服藥期間不能獻血。
圖片來源:NHS官網
就全血捐獻而言,全血的每次採血量為470ml。女性獻血者一年最多可獻血三次(每16周一次),而男性獻血者一年可獻血四次(每12周一次)。
除了主要的全血血液捐贈外,還會收集血小板,每次一個單位的血小板(1袋)最多需要90分鐘。由於血小板只能保存幾天,因此定期和頻繁的供體需求量很大,血小板供體被要求每年至少參加8至10次。
血液質保標準是由英國的醫學研究院BMA制定統一的標準,而且英國的公立醫療體系也對此有專設部門監察,很嚴格。
圖片來源:NHS官網
獻血中心會給全血和血小板捐獻者禮物並致謝,這是重要的信用裡程碑。作為經常獻血者和有價值的獻血者,會得到不同的捐贈卡,徽章和證書。
無償獻血是唯一安全的血液來源,這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在不同國家血液服務點獻血時,必須遵循本國獻血資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