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對媒體說,這一舉措「是基於對個人行為的考量,而不是他們的性傾向。」
在20世紀80年代的愛滋病毒/愛滋病危機期間,世界各國全面禁止男同性戀者和雙性戀男性獻血,此後,許多國家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政策。美國在2015年解除了一項針對男男性行為者獻血的禁令,但直到今年早些時候,這項禁令還需要12個月的「禁慾期」,即在過去12個月中未與同性發生過性行為的男性才可以獻血。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這一「禁慾期」已縮短為3個月。北愛爾蘭也已將「禁慾期」縮短至三個月。澳大利亞正在計劃縮短「禁慾期」。法國在2015年結束了對男同性戀者獻血的禁令。德國也要求男男性行為者如欲獻血須禁慾12個月。然而,由於血液儲備不足,德國議會一直在討論取消限制。今年早些時候,巴西裁定男男性行為者獻血需要12個月的「禁慾期」的規定違反憲法。至少有17個國家,如阿根廷、義大利、俄羅斯、南非、西班牙和匈牙利對此類人員獻血沒有任何限制。然而,克羅埃西亞、冰島、馬來西亞、斯洛維尼亞、新加坡等國則實行全面禁止。我國有關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的法律法規訂明,「易感染經血傳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包括有吸毒史、男男性行為和多個性伴侶者等」不能獻血,「曾與易感經血傳播疾病高危風險者發生性行為未滿一年者」暫不能獻血。(編譯:青煙)讚賞所得將全部轉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