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愛民
「麻雀蛋」其實就是一種像麻雀蛋樣的麵食點心,甜甜的酥酥的,我們老家叫」果子」。連油條都叫「油果子」。
記得我七八歲的時候吧,當時物質真的很匱乏。那一年正月初三,舅舅到我家來,拿了一包用黃色的草紙包的點心。舅舅給我媽媽說:「大姐,過年了。來給你拜個年。不好意思拿包』麻雀蛋』給外甥吃」。舅舅順手就把「麻雀蛋」放到我家的條桌上。我那時開心極了,想到有點心吃了,口水都流出來了。
舅舅走後,我想拆開吃,媽媽把我的手打了一下。就把那包「麻雀蛋」拿走不知藏哪兒了。
過了一個多月,我二姨「坐月子」,給我添了個小弟弟。媽媽帶著我,拿著那包「麻雀蛋」去了我二姨家。我媽媽坐在二姨床邊,我站在床面前。媽媽拉著二姨的手說:「本來是想給你買包黑糖的。但那要開證明還買不到。就給你拿包』麻雀蛋』你自己吃吧。增加點營養。」我二姨說:「姐姐,別那麼客氣,現在大家都不容易。謝謝姐姐有心了。」二姨夫的媽媽我叫「幹奶奶」,她還給我衝了一碗紅糖水,我喝了真甜。
時間也不知過了多久,反正天氣熱了,我穿汗衫褲衩的時候。我外婆砍柴時扭了腰,腳也摔傷了。我媽媽在家裡拿了八個雞蛋,找鄰居借了兩個,一起湊了十個雞蛋,還拿了半斤粉條,兩個「大頭菜」{襄陽特產一種鹹菜},在供銷社商店買了五毛錢的海帶。媽媽說:「回娘家湊四樣東西好看些」。媽媽帶著我一起去看外婆。我舅舅看到我特別高興,拉著我手說:「哦,我寶貝外甥來了。來,我給你拿』麻雀蛋』吃。你二姨前兩天來看外婆拿來的。」
媽媽瞅了我一眼,沒說什麼。我舅舅就從他臥室的箱子裡拿出一包黃色草紙包的點心。拆開了準備給我吃,一看傻眼了——「麻雀蛋」都發黴了。還有的長了綠毛,本來一顆一顆的,現在連成了砣。我舅舅尷尬的笑笑,苦澀的說:「可惜了,這不能吃了。甩了它。」我媽媽攔住說:「莫甩,用火燒燒還能吃」。我舅舅可能也捨不得甩,就拿去在灶裡用火燒了燒給我們吃。我媽媽吃了兩顆說:「還好」。但我看到媽媽的眼淚要出來了。我也吃了幾顆,真不是味兒,完全沒有「麻雀蛋」那種香甜味兒了。澀澀的,還有一股苦味兒。
【作者簡介】張愛民,男,漢族,湖北省襄陽市人,生於1963年1月,當過兵,做過警察,當過幹部。業餘時間主要從事小小說和民間故事的創作。曾在《深圳法制報》《湖北電力報》《襄陽公安交通報》《谷城報》湖北《治安叢橫》《陽江文藝》《山海經》和湖北《襄陽日報》等報刊及《華文原創小說》等文學公眾號發表小小說等各類文學作品數十篇首。華文原創小說籤約作家。
註:本作品經作者授權華文原創發布,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報刊選稿刊用及其它用處,請直接聯繫作者或通過首發平臺聯繫。部分封面圖片來自網際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向原作者表示感謝!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投稿郵箱 :3397926661@qq.com
編輯運營 :《華文原創文學》編輯小組
謝謝您的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