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綠色發展走金上路徑

2021-02-24 華電金上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建黨100周年。在牛年新春之際,金上公司特別策劃「金上開發開新局譜新篇」系列報導,從走金上路徑、創金上速度、提金上價值、添金上動力、弘金上精神五個方面,回眸公司「十三五」奮鬥歷程,暢想「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今天刊發系列報導第一篇《抓綠色發展走金上路徑》。

五年來,金上公司準確把握能源發展方向,研究提出建設國家級大型風光水儲示範基地的戰略目標,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

全力落實消納市場和送出配套條件,金上電力送湖北消納基本落實,金上送湖北直流輸電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將成為世界首條大容量水風光互補的純清潔能源跨區域特高壓直流通道。

謀劃早、行動快,2016年取得沿江區域風光電測風測光權,完成水風光互補規劃研究,初步確定了「一個基地、3000萬千瓦、兩條線路、分步開發」的總體思路。

國家明確金上直流輸電工程送端按「水光一體化」統籌開發,受端按落點湖北開展後續工作;首條金上到湖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預可研工作基本完成。

2015年以來連續核准開工四級電站共619萬千瓦,首批33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在備案;正在開展可研的水電和光伏項目裝機超過600萬千瓦。

依託流域3000萬千瓦優質風光電資源,金上公司在攻堅克難中不斷探索,開創了基地式、規模化開發金上清潔能源,建設國家級大型風光水儲示範基地的「金上路徑」,已經具備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市場基礎和送出基礎,成為新時代推動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生力軍。

步入「十四五」,金上公司正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金上直流輸電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後續近300萬千瓦水電和沿江光伏項目開發,努力實現「8683」的發展目標,形成建設一批、優選一批、儲備一批的發展格局,加快創建國家級大型風光水儲示範基地,著力在推動涉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構建能源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為集團公司創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貢獻力量,讓金沙江水能資源更好造福人民。

撰  稿:楊通順

編  排:成都友道

審  核:楊通順

相關焦點

  • 魚梁洲→生態綠洲,李樂成為魚梁洲未來三年發展指明方向!
    李樂成強調,要認真學習總書記視察湖北時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生態立洲、綠色立洲的發展理念不動搖,要圍繞「城市綠心」做好實踐文章,爭取今年出形象、明年成功能、後年見成效,將魚梁洲打造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生態綠洲。
  • 新北區政協召開「推動全域一體化發展,構建產城大融合新格局的路徑選擇」專題協商會
    產城融合是一個區域協調發展的理想狀態,同時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動態過程。目前新北區產城融合發展態勢已逐步形成,但隨著發展階段和條件的變化,如何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找到加快形成優勢互補、區域協調、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成為當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11月1日,區政協召開「推動全域一體化發展,構建產城大融合新格局的路徑選擇」專題協商會。
  • 用實際行動詮釋可持續發展概念,走綠色化道路我們是來真的!
    人類和自然緊密相連,人類每向前發展一步都會牽動著自然的變動。
  • 讓綠色生活蔚然成風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回收舊衣、光碟行動、垃圾分類、綠色騎行……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綠色生活不斷呈現新亮點。  科技的發展、相關設施的完善,讓綠色生活變得更便利、更易實現,人們能比較舒適、方便地踐行綠色理念。以前想捐出舊衣物需要自己尋找代收點,現在只需要在線上下單,就能享受上門取件服務。以前想堅持綠色騎行,卻要跟機動車搶道,甚至根本無路可騎,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重視騎行道的建設,道路設置、配套設施日益規範周到。
  • 【綠色夥伴好思匯第二期】城市低碳發展規劃與工具研討會
    綠色夥伴好思匯第二期城市低碳發展規劃與工具研討會2014年12月3日下午 中國科技會堂
  • 綠色建築發展淺析
    在中國,綠色建築的發展也緊隨世界的腳步。在經歷70年代兩次能源危機以後的80年代,世界各國發展節能建築,中國也開始建立自己的建築節能體系。1986年,中國發布行業標準 JGJ26—86《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採暖居住建築部分)》,制定了節能30%的目標,這也是我國第一部建築節能標準。
  • 綠色發展鑄就美麗中國
    「十四五」規劃建議也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 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在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既是對可持續發展的繼承,也是可持續發展中國化的理論創新,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對全球生態環境惡化客觀現實的重大理論貢獻,符合歷史潮流的演進規律。大自然是人類和各種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對各種生物的生長有重大意義,尤其在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尤為重要。而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關係。
  • 觀點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生態環境民生福祉是在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質量同步改善中實現的,是環境優美與經濟富強的辯證統一。其主要路徑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傳統的現代化建立在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惡化、人的生態環境權益被剝奪的基礎上,其主要弊端是重經濟增長輕人的發展、重物質生產力輕生態環境承載力、重財富積累輕環境保護以及先汙染後治理等,導致出現了黑色的GDP,並且製造了少數人富裕與多數人貧困、代內人的價值實現與代際人的價值失落等對立。
  • 綠色產業,頭腦風暴!
    各地各部門都是綠色高地這一「大廈」的建築師,一定要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相統籌,精心設計構築產業四梁八柱,選優育強優質企業項目。澆築綠色產業體系,把準發展大趨勢,把握「綠色」關鍵詞,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產業規劃全過程。
  • 【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概念篇
    世界很多國家都積極發展綠色金融,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那什麼是綠色金融,國內外對綠色金融的認識又是怎樣的?目前許多文獻資料對綠色金融都有自己的界定,為進一步釐清認識,我們從以下不同角度對綠色金融概念進行了梳理。
  • 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園:亭亭華蓋,演繹綠色發展脈絡
    使用生態混凝土、砼毯和木塑這類環境友好型綠色材料及技術,為節能減排起到了最為理想的效果,完全符合國家提倡「節約型、資源型、環境型、低能耗」的新理念。世界綠色設計組織以綠色設計為手段,推動人與自然融合共生,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 堅持綠色創新發展 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伊犁州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在創新發展上下功夫,培育壯大綠色產業,通過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作為全疆首批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目前企業正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的要求,科學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公司總經理羅偉康表示,將始終把綠色發展作為公司的發展理念,最大化地循環利用生產工藝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把所有的原材料能夠吃幹榨淨。2021年,公司將新購置約100萬元的儀器和設備,用於產品的研發和製造。
  • 攜手推進長江百裡綠色經濟發展走廊建設 ——黃俊鈞會見華容縣政府考察團
    2月24日,嶽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城陵磯新港區黨工委書記黃俊鈞會見前來考察的華容縣委副書記、縣長劉世奇一行,就長江百裡綠色經濟發展走廊建設
  • 綠色60指數轟動全國,「碳中和」進展城市排名如何?
    報告首次提出「碳達成率」概念,對地方城市進行「綠色60」綜合排序,為國家制定「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和路徑提供參考。城市碳達成趨勢(2015-2030)基準值和碳達峰值示意圖報告主要採集與城市綠色發展和碳減排相關數據,涵蓋21個指標如GDP、工業發展指數、空氣汙染指數(PM2.5)、相關數據等。
  • 石大綠色組織來啦——格勞瑞斯綠色創新項目組
    2020年6月-8月項目組成員多次受邀參加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組織青年交流活動,分享項目組創新化成果;     2020年5月項目組翻譯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發布的《⼤專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案》等系列⽂件要點,同中國⽣物多樣性保護與綠⾊發展基
  • 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茶園面積不宜再增加,要走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11月21日下午,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雲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雲南龍園號茶業有限公司、雲南佑展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雲茶走天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出席並就茶葉發展發表看法。潘司長指出:茶在我國種植業生產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農民的增收有重要作用。我國現有約4600萬畝的茶園,280萬噸的鮮茶年產量,合每100個人3畝茶園,每個人茶佔有量4斤幹茶。關於茶葉今後的發展:首先,茶園面積不應該再增了,不能下田與糧食爭地。
  • 嘉興綠能:綠色發展與社會責任並舉
    秉持「信誠質優,放眼未來」的經營理念和「做好產品,用心服務」的企業信條,嘉興綠能堅持環保、綠色的企業發展宗旨,在短短幾年中,企業得以快速發展。在引進聯動化、自動化的生產線後,企業產能得到大幅提升。正是因為我們行業有這樣富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企業家,在行業在遭遇問題跑道危機時,積極發揮正能量,為孩子們提供環保安全的塑膠跑道和綠色舒適的運動環境,讓他們快樂運動、健康成長。
  • 健全綠色發展經濟體系需政策全面支持
    十九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升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最近更是強調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要推動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構建綠色產業鏈,在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方面提供支持。
  • 前瞻2060:可持續發展在中國高峰論壇即將舉行!
    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富麗達:肩負環保責任,打造綠色自然纖維(視頻)
    引領流行趨勢,用創新徵服客戶;肩負環保責任,打造綠色自然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