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金門風獅爺(盧文雄提供)
風獅爺是什麼?
百度稱:「風獅爺又稱風獅、石獅爺、石獅公,日本、琉球稱「シーサー」,是福建省的一種地方民間風俗。金門、琉球群島等地設立在建物的門或屋頂、村落的高臺等處的獅子像,用來替人、家宅、村落避邪鎮煞。其造型推測是由廟宇門口的石獅形象演變而來,獅子為百獸之王,獅子的形象被用作闢邪招福的闢邪物。寄託了中國民間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這種說法值得質疑,它混淆了風獅爺與石獅公(爺)兩者的概念。風獅爺屬於石獅公,但石獅公不一定是風獅爺。風獅爺不能等同於石獅公(爺)。風獅爺是以鎮風煞為主要目的、以人立狀為主要特徵、以石頭為主要用材、以閩南沿海為主要分布地區的厭勝物民俗。石獅公(爺)則不一樣,石獅公(爺)是以闢邪鎮煞為目的,姿態多樣、以石頭為主要用材,閩南文化地區普遍存在的厭勝物民俗。
目前來看,閩南的風獅爺大致有兩種類型,一是石獅公的人格化;二是吞口(以獅首為主,包括劍獅)與石敢當的合體。其漸漸演繹的過程有跡可尋!認為是由廟宇門口的石獅形象演變而來,太過武斷。此外,當下流行的說法,認為風獅爺還有一種屋頂上的風獅爺,也就是瓦獅子(有的人甚至還把武將騎獅像包括進來),這種說法不知緣自何處,在屋頂上的有鎮風目的的小獅子,似乎並沒有必要將其納入風獅爺的概念。
風獅爺民俗的出現,體現了閩南人用組合的方式增強厭勝術法力的習慣,也是閩南人因飽受風害而強化鎮風厭勝物崇拜的結果。
閩南用來鎮風的厭勝物,除了風獅爺,還有風雞,鎮風塔等。
總之,風獅爺可以說是石獅公,而石獅公不一定是風獅爺!
對本文有不同看法者,不妨留言賜教!
廈門市翔安區大嶝風獅爺 林木陽攝
漳州詔安南詔古城的劍獅石敢當(林鴻東攝)
廈門市集美區灌口城內村的吞口石敢當(林鴻東攝)
東山島梧龍村的吞口石敢當(林生花攝)
廈門市翔安區澳頭村石獅公(林鴻東攝)
廈門市集美區灌口城內村的石獅公(林鴻東攝)
漳州市臺商投資區(角美鎮)浦尾村石獅公(林鴻東攝)
往期導讀:
漳州紀行:《石碼行》(終稿)
閩南人的智慧:風雨都在茶杯裡(終稿)
漳州紀行:月是塔下明(終稿)
平和記憶:俠盜海倫子(終稿)
LOOKERS 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歡迎關注鷺客社,投稿聯繫微信號:DONGE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