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殯葬管理處黨支部書記張中,曾經是一名軍人,轉業後分配在殯葬管理處工作,至今已30年。張中踏實做事,敞亮做人,他把視野放大、心胸放寬、思路放遠,滿懷希望地在殯葬服務崗位上幹實事。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發展的起點。張中對鎮江市慄子山公墓玫瑰園建設總的指導思想是:經典規劃,精緻建設,科學管理,統籌發展。他提出的「多彩殯葬」創新理念,打破了殯葬行業「黑白兩色」的傳統思維,從色彩運用的多樣化,到服務質量的優質化,再到管理模式的科學化。在張中的帶領下,鎮江市的殯葬業從傳統向創新型現代化轉型,著力打造「文化殯葬、綠色殯葬、生態殯葬、多彩殯葬」升級版。從2016年4月起,首先對殯儀館和公墓工作人員的工作服色彩進行了改革創新,業務部參照空姐服裝樣式,衣著藍色職業套裝,禮儀部參照電視主持人樣式,衣著上白下紫色職業套裝。除了服裝的色彩變化外,殯儀館的各個禮廳也加入了多種色彩元素,配上孝德文化,設大德廳、中因廳、中緣廳、中果廳、孝廳。指示牌的底色與各廳名稱相匹配,讓色彩和廳名標牌解讀出中華傳統文化深厚的內涵和底蘊,把抽象的殯葬文化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善創新,在服務質量上優質化。「多彩殯葬」是內部管理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服裝的色彩改變了,服務質量也高標準嚴要求。殯葬服務電話專線的開通,殯儀館業務部、慄子山公墓業務部「巾幗文明崗」「社工示範崗」的創建,為辦理喪事的家屬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除了在規定的程序內做好業務受理外,亮麗的工作服、配合得體的體態語言也給家屬更多的信任和依賴,給客戶舒緩解壓的效果。寬敞明亮的業務大廳,莊嚴肅穆的告別儀式,擺放整齊的冷藏棺,一塵不染的火化車間無處不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受。同時,殯儀館殯殮部正在嘗試的「走好最後一分鐘」免費入驗儀式,讓兩個世界的人都滿意,蕩滌了人的心靈,強化了生命教育的意義,體現了服務百姓,情暖萬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情懷。
推標準,管理模式科學化。鎮江市殯葬管理處分為殯儀館、慄子山公墓、後勤三大板塊,「板塊化管理」方式具有鮮明的兼容性、靈活性,相互獨立又互相協作。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建成智能化考核系統,創建全處工作人員微信群、部門微信群、專項事務微信群等,各部門之間工作的交接、請假、出差、休假申請均實現電子化,確保事務處理的高效快捷。
鎮江市殯葬管理處積極開展文體等活動,增強幹部職工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張中利用工作之餘去一線員工家中家訪,創新性實行「文明職工自薦」「基層員工述職」等,提高了員工的自我認同感和單位主人翁意識,增強了「家文化」氛圍的營造。在殯葬改革的道路上,不斷深化,加大力度,全面推進殯葬改革可持續跨越發展。以系統化思維整體謀劃,積極探索鎮江市實際殯葬改革實踐路徑,為滿足群眾的服務需求先試先行,努力打造全國「多彩殯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