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若灰棗+老慄樹手剝板慄,細膩綿甜醇和,不另外加糖,釋放本來的香甜。
慄為腎之果,這個季節補腎,最好便是一碗熱熱慄子羹。
慄子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富含澱粉、蛋白質、飽和脂肪酸、B族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被稱為「千果之王」。
「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慄舊傳方
客來晨為說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
——宋代蘇轍《服慄》
>>>
宋代蘇轍特意寫詩稱讚慄子的功效
1.補脾健腎
慄子入脾、胃、腎三經,能補脾健腎、強筋骨,可以緩解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秋冬季節食用能很好的促進身體陽氣的收「藏」。
2.防治心血管疾病
慄子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做為日常小食,每日吃7~8粒最為適宜,食用過多,會造成腸胃消化壓力。
3.板慄生熟不同功效也有區別
生板慄偏於「補骨」,對於防止腰腿疼痛,可以選擇這種。像前文中提到的那首古詩中,吃的就是風乾的生板慄。但是脾胃虛寒者不建議生食板慄。
熟板慄脾腎兼補,偏於補氣。在中醫看來,「種子」是入腎經的。有些種子入腎是瀉,但是板慄不是,板慄屬於「專補不瀉。」老人經常腹瀉,可以吃熟板慄來進行調理。
紅棗,其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虧虛」等疾病。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
常食紅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的功效尤為突出,民間亦有「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之說。
>>>
紅棗較為顯著的三大功效:
1.補氣養血
中國的草藥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 ,是一種藥效緩和的強壯劑。
2.美顏作用
因為紅棗具有養顏補血的作用,如果經常用紅棗煮粥或者煲湯的話,能夠促進人體造血,可以有效的預防貧血,使我們的肌膚越來越紅潤。
其豐富的維生素C和環-磷酸腺苷,也能防止黑色素沉著,讓我們的肌膚越來越潔白細滑,達到美白肌膚祛斑的美容護膚功效。
3.健脾益胃
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