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連劇照
諾曼第登陸,奧馬哈海灘,醫護兵正搶救傷員
看過《兄弟連》和《拯救大兵雷恩》的朋友,對上面的場景一定很熟悉,戰場上槍林彈雨,聲音很吵,各種東西都在跑,人、車輛、子彈、彈片---,人跑得沒有子彈快,總有些仁兄被追上,如果還有一口氣,他們會拼盡全力喊出內心中的渴望:
醫護兵(美佬叫「MEDIC」)
2005年4月4日,巴格達,帕克裡特.麥克安德魯斯(救護總監),正在搶救一位乘路邊炸彈飛翔過的黴菌。
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現代戰場上傷亡比已經大大下降了,會間接提高士氣。
1864年,16個歐洲國家加入了《日內瓦公約》,一致同意大家文明點,在戰場上不能一味惡兇狠,允許拯救生命,緩解受傷和生病人員的痛苦,由非戰鬥人員在戰場上提供救助。
其中,第四章第25條規定:「締約國軍隊經過專門訓練的從業人員,允許搜尋、運送和治療的傷員,即使落入敵手,他們的應受到尊重和保護。」第29條:「第25條人員被俘後是戰俘,但需要時仍可承擔醫療職責。」
根據日內瓦公約規定:
故意殺傷戴著清晰的標誌的醫護人員是戰爭犯罪
醫護兵是通稱,我們常叫衛生員,其實具體還可細分成許多不同的專業。包括前線的,運輸的,後方的,總之,挨了槍之後,他們就是天使和保命的希望。
衛國戰爭中,蘇軍衛生員在為傷員包紮
二戰法國前線,一處救護轉運中心
這張照片肯定不是擺拍,東線戰場上,一名衛生員正冒著炮火,為一名戰士包紮。
1915年,德國國王正在視察醫護兵和救生犬
1915年,一戰時的德國醫護兵和他的助狗
二戰時,一名德軍醫護兵
二戰,法國,紅十字是許多傷兵的希望
緊張的野戰救護所,1944年12月,法國,突出部戰役
一個小型的野戰醫院,吉普車真是萬能呀
紅十字就是護身符,講究點的軍隊是不打的
諾曼第沙灘上的醫護兵
英阿馬島戰爭期間的醫院船,只有挨槍的人知道它有多重要
二戰德軍醫護兵
以色列軍隊正在進行戰場救護演習
自家人,很好點讚
一個商用野戰急救包
戰場救護裝甲車
救護包是以帆布為材料的單肩或者雙肩背包。在通常情況要裝有以下東西的:
醫用繃帶卷(Roller Bandage)
包紮傷口用,主要是止血,人大約有4000毫升的血,通常失血超過1000毫升就會休克,掛了。
嗎」啡(Morphine)
適當的用,這是保命的藥,透明帶點苦味,將它溶入水中,可以麻醉和鎮痛。
碘酒(Iodine)
防止傷口被感染,但這玩意是液體的,不好攜帶,也容易變質。於是在前線上,經常使用硫磺粉(Sulfur),硫磺粉可以快速殺菌、止血,味道也大,可以讓救生犬快速找到傷員。
現代戰場上,大量使用止血粉(QuickClot)
這玩意兒很偉大,好多人活下來全靠它,撒在傷口上,可以迅速風乾,等待救援,一包大約32美元,當然,我們有傳統的神藥
這是我們的國寶,再過多少年也不落後。
其它一些工具,如止血鉗(夾住動脈只能用它,不然會血濺數丈)就不一一講了。
看了這些,玩遊戲的時候,您還忍心對醫護兵開槍嗎?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