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不重李醫生導讀:據日本NHK電視臺11月18日報導,日本國寶級著名男演員高倉健於日本時間10日凌晨3點49分,因惡性淋巴瘤在日本東京一家醫院內去世,享年83歲。高倉健曾主演《追捕》、《千裡走單騎》等電影,在中國享有很高知名度。
相比高倉健的在娛樂圈中高知名度,淋巴瘤在癌症家族中知名度卻很低,在我國男性高發惡性腫瘤排名第9位,女性惡性腫瘤中排第10位。在歐美國家,淋巴瘤是非常多見的惡性腫瘤,在美國,此病居所有惡性腫瘤發病的第6位。
需要警惕的是,我國惡性淋巴瘤發病率上升較快。以上海為例,淋巴瘤的發病率大約為10/10萬至11/10萬,接近西方水平。相比胃癌、腸癌等腫瘤,淋巴瘤的平均發病年齡要低很多。我國淋巴瘤的平均發病年齡為47.6歲。
淋巴瘤是一種罕見的血癌。對抗感染的白細胞在生成過程中出錯,產生異常細胞,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淋巴瘤。
淋巴瘤非常罕見,所以經常被誤診。但據認為內地的淋巴瘤發病率正在上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主任朱軍說,研究表明淋巴瘤病例人數每年都在以超過6%的速度增加。
但淋巴瘤是「少數可以治癒的惡性腫瘤之一」。有70種亞型的淋巴瘤分為兩個主要類型—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內地,多達85%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以治癒。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康復率約為60%。
淋巴瘤的成因眾多,亦可於淋巴結外位置原發,因此會引起多樣性的病徵。大眾經常以為淋巴癌只會出現於淋巴結上,其實淋巴細胞遍布全身,各器官均可能出現淋巴瘤。
重疾不重李醫生提示:淋巴瘤的症狀主要是在身體上摸到腫大的淋巴結,早期不痛不癢,因此常被人所忽略,大約60%首發於頸部淋巴結腫大。淋巴瘤可發生於全身淋巴組織,如下頷、下顎、前頸部、鎖骨上、腋下、腹股溝、縱隔腔或腹部動脈旁,有時則發生於臟器引起壓迫症狀;若發生於胃、小腸或大腸則可能有腹脹、腹痛、腹部腫塊、嘔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狀;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則可能產生臉色蒼白、發燒、不正常出血等症狀,有時外周血中可見異常淋巴細胞出現。
點擊下面的藍字「閱讀原文」,直接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