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節是拉祜族傳統節日,拉祜語稱為「阿朋阿龍尼」,每年在4月8日至10日這三天,拉祜人穿著絢爛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殺豬宰羊度過自己的節日。2017年的葫蘆節又是一番怎樣的風光,讓我們一起走進瀾滄的阿朋阿龍尼!
【舂粑粑比賽】瀾滄縣2017年阿朋阿龍尼(葫蘆節)舂粑粑習俗展演活動的現場,來自全縣的8個世居少數民族群眾正在向我們展示傳統的舂粑粑技藝。舂粑粑的響聲此起彼伏,圍觀群眾熱情高漲,空氣中散發著陣陣的清香。大人和小孩的歡笑聲,此起彼伏,洋溢著過節的喜悅。
通過舂粑粑比賽,既讓廣場的群眾品嘗到了美味的粑粑,又讓我們了解到不同民族之間舂粑粑的不同之處,他們或是邊做邊唱,或是邊做邊跳,或是邊做邊講解這些粑粑的由來,色香味在牡帕密帕廣場彰顯出不同的人味風情。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在2017年瀾滄縣「中國夢」「瀾滄戀」「葫蘆情 」阿朋阿龍葫蘆節期間,來自瀾滄縣20 個鄉鎮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部分傳承人齊聚在拉祜廣場,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們展示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
色彩豔麗、做工細膩的民族服飾,色香味俱全的民族飲食,聲音淳樸、旋律豐富的民族音樂,做工精美、造型獨特的民族工藝品和技藝高超的民間藝人、傳承人,吸引了廣大市民和眾多遊客駐足觀看,有人還在現場跟著學隨著唱,甚至掏錢把這些物品帶回家。
在有些鄉鎮的展示區,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們還現場進行了竹編工藝和蘆笙製作過程的演示。
【手繪葫蘆大賽】
這些獨特的民族風情,豐富了瀾滄葫蘆節,使這屆葫蘆節更加多元化,也讓外地遊客更加充分看到了瀾滄20個鄉鎮的獨特魅力,色彩斑斕的葫蘆節,讓人流連忘返。
4月8日下午,期待已久的手繪葫蘆終於拉開帷幕,20個鄉鎮的能手,開始在葫蘆上繪畫出自己鄉鎮的藍圖,有的是衝上雲霄的飛機,那是瀾滄縣即將通航的驕傲;有的是禁毒的宣傳,那是且行且珍惜的警戒,還有的鄉鎮繪畫出拉祜人的創世傳說,那是勿忘初心的感恩。
走進彩繪好的葫蘆,安順福祿之意撲面而來,這也是瀾滄人對於所有參加葫蘆節人的美好祝願。
【那些一直被我們忽視的美好】
走進廣場中的人群,我用心記錄下,那些美好的瞬間,那些參加葫蘆節的人們是我心底最美好的存在。
這些陌生的人,給了我最美好的遇見,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的到來。
這就是拉祜人的葫蘆節,熱情、美好、色彩豐富,今年的葫蘆節,我在瀾滄,而你又在哪裡呢?期待明年的你一起走進瀾滄阿朋阿龍尼(葫蘆節)!
(作者:文/子涵 胡裡城 圖/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