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瀾滄縣拉祜族葫蘆節你參加了嗎?當時的節日盛況你是否還記得?十年之前你和他/她是否彼此認識了?跟隨「達保兄弟」的歌曲《我的花》MV,沉浸到記憶的河流中,一起回想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的 「阿朋阿龍尼」葫蘆節。
視頻:達保兄弟《我的花》2006年瀾滄縣葫蘆節現場版
音頻:《我的花》
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一年一度的盛會「阿朋阿龍尼」葫蘆節又將到來,你心裡是否有所期待呢?邀請你於2017年4月6日至9日來瀾滄共同參與這個盛會,屆時將有精彩紛呈活動內容輪番上陣。拉祜族和其他世居民族一起開啟民族文化盛宴,滿足你挑剔的審美要求。
先來了解一下拉祜族「阿朋阿龍尼」葫蘆節!
根據拉祜族史詩《牡帕密帕》(創世紀)中的神話傳說,造物主厄薩造天造地和日月星辰之後,給日月星辰取名的第一天是屬豬日,第一個月就是農曆十月。厄薩造好大地,接著種葫蘆造人,葫蘆十月成熟,十五那天打開葫蘆,人類始祖扎迪、娜迪便從葫蘆裡走出來。據此認為農曆十月十五日是傳說中拉祜族祖先的誕辰日。於是,拉祜族人便把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3天定為 「阿朋阿龍尼」,即葫蘆節。每到這幾天,瀾滄、孟連、西盟三縣拉祜族各村寨都要舉行歌舞狂歡,在歌舞場地中央放置一對象徵拉祜族的祖先葫蘆,人們身著節日的盛裝跳蘆笙舞、擺舞,表示對祖先的懷念。
瀾滄縣從2006年開始,經縣人大常委會通過並報請省市人大批准,葫蘆節時間從葫蘆成熟的季節(農曆十月十五至十七日)調整為葫蘆栽種的季節(公曆四月八至十日)。節日期間,縣城都要舉行民族民間歌舞表演、狂歡和蕩鞦韆、背水、打陀螺等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比賽,熱鬧非凡。
這些葫蘆節精彩圖片裡有你的影子嗎?
部分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編輯:李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