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看起來很討打,但事實上是這樣的,近日,饞松露的仙林苑大姐頭,一次性入了1公斤松露……顯然,一個家庭是無法在愉悅的狀態下趁新鮮消耗完的。所以,理所當然的,就有一堆落到了我的手裡。
所以……如題。
傳統尋找松露,用的是母豬,因為松露會散發類似公豬荷爾蒙的味道。切薄片入菜的時候感覺不到,但一堆堆在一起的時候,確實有點煤氣以外的奇怪氣味。
這樣顏色深、外皮硬、手感紮實的,往往切開來都是比較好的。
這樣把外層硬皮削一削,裡面完整的一粒,其實就可以刨成薄片入菜了。
這一盆兒,削得我腰酸背痛老淚縱橫。分一分,有完整的肉、比較乾淨的外皮和帶著肉的拐彎抹角的部分。
挑一些完整,紮實,形狀好的,先用油封起來保護著,這幾天做菜用。
當然是用橄欖油,特初榨,用來把削出來的皮、邊角料、以及不是特別好的松露肉來做一個處理。
半鍋冷油,先放入純的外皮,開中火加熱至冒泡,轉至最小火熬一會兒讓外皮的香氣進入橄欖油裡,然後撈出被榨取了香氣的皮渣。
然後把切碎的邊角料和切片的松露肉放入,轉中火加熱,鍋內開始這樣冒泡的時候轉最小火熬1分鐘,然後靜置降溫。
取一部分的松露和一些油,加少量鹽,先來做一罐松露醬。有人喜歡這裡面混一些煸過的蒜片,我不用。
很簡單,用料理機打碎就好了,最好是均勻的有這樣小顆粒的狀態,入菜的時候還能有一點咀嚼感。
用罐子密封,儘量不要有空氣最好,頂部還是用橄欖油沒過做一層隔絕。做意面的時候在最後給上一小勺,整盤都點亮了。
鍋裡剩下的飽含松露香氣的橄欖油和一些松露片,也用密封罐保存。在芝麻菜和生火腿裡拌上一小勺,完美搭配。
這樣子各自裝起來之後,家裡這些瓶瓶罐罐感覺也高級起來了。當然,避光保存。
處理完這一堆黑蘑菇,天都黑了,所以趁熱打鐵,先做盤松露意面吃一吃。
雞胸肉拉大薄片,微微一點鹽和澱粉捏勻放置片刻。一點蒜片,別太多,搶了松露的味道。
一個平底鍋加一口深鍋,深鍋是剛才熬松露油的,沒洗,你懂的。
1升水加15g鹽,再加一勺橄欖油,煮開後放入意面,儘可能快地讓面都浸入水裡,以便均勻熟成。
這時候鍋裡加橄欖油,中火加熱後放入蒜片煸香,然後加入黑松露片,留幾片最薄最完整的松露片備用。
松露的香氣很快就上來了,這時候放下雞胸片在油裡快速翻炒均勻。下鹽調味,烹一點點白葡萄酒。
麵條包裝上如果寫的煮6分鐘,那煮到4分半的時候就可以撈出來移入平底鍋,加上一點點煮麵的水既幫助融合也調節鹹度。麵條最後的一分鐘在料鍋裡熟成可以幫助入味,然後就可以關火了。
關火後我趁熱快速拌入了一粒生雞蛋黃來增加濃稠感。撒上最薄的那幾片松露,盤中的熱度會讓它們微微捲曲並散發香氣。好了,趁熱吃……或者,再來杯Bar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