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設計,定製孩子的專屬行程
保護大熊貓&熊貓野外科考&成都熊貓郵局和成都博物館
體會當地風土人情,留下美好記憶
我們為啥要帶孩子參加保育大熊貓研學之旅?
循序漸進,專門為熊貓保護工作者設計開發的行程:活動圍繞先科普參觀,從了解熊貓的生態和習性,到給熊貓準備食物,親手照顧熊貓,隨後去野外調查熊貓的棲息地,親手製作熊貓文創手工,完整的滲透和體驗了熊貓保護工作者的工作內容,讓小朋友體會到熊貓保護工作的艱辛,並了解熊貓文化下的科研思維與社會背景。
在手動任務中搭建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在一線保護站專家的帶領下,徒步走進原始森林,了解認識野生大熊貓的生活環境,再放歸區域追蹤野外大熊貓的生活痕跡,了解沿途的自然生態,學習和了解大熊貓野外放歸的知識。在野外的過程中,父母將不再是引導者,而是會和孩子站在同一起點學習,互相關懷和換位思考,體驗協作完成任務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研學之旅,與其他行程完全不同的體驗:熊貓基地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掌握大熊貓保護臺前幕後一手前沿資料,野生動物保護站在地專家帶隊,以大熊貓保護為切入點,給孩子帶來觀察社會的多元化視角,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並逐漸建立自信,收穫服務社會的重要價值觀。最後在活動結束後獲得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認證頒發的《愛心體驗者證書》項目證書,以表彰志願者們對保護大熊貓這一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作出的特殊貢獻。(證書可用於申請國際高校,申報社會實踐學分)
大熊貓保護工作都做些什麼
大熊貓保護工作可以是在野外的種群調查研究,通過行為研究了解大熊貓習性和生態;可以是對大熊貓直接地救助和人工繁育;也可以是間接地,通過提高對動物保護的認知,引導激發人們保護大熊貓棲息地的意識……
這次活動,我們將從三個不同維度體驗大熊貓保護工作。並以此為切入點,了解更加真實立體的國內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為什麼要去大熊貓棲息地
保護大熊貓只是因為它看起來又萌又可愛嗎?是大熊貓外交於我們的政治意義嗎?你知道嗎,保護大熊貓,其實也保護了與大熊貓生活在同一片區域的其他動植物。或許,對大熊貓的喜愛不應止於網絡「雲吸」和簡單探望人工圈養的大熊貓,還需走近它的原始棲息地,通過了解大熊貓和其生境的關係,更好理解保護大熊貓對於保護此區域整體生態的意義。
孩子們可以從這次行程中收穫什麼?
#國際視野#
跟隨基地老師、科考專家、通過導師們的引導,從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等多角度認識大熊貓,通過這些項目的實際參與,掌握進行跨學科研究的方法與技巧,收穫多學科知識。
#自我發掘#
三個角度的體驗內容,能夠多維發覺孩子們的興趣、特長、及不足,同時,通過每天的項目進行。能讓家長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的小朋友,培養孩子對自然主動探索的興趣以及問題分析的行為習慣。
#能力提成#
按要求完成項目後,會獲得基地頒發的證書,可豐富個人簡歷,助力學校申請或尋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