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開窩,放入南乳、鹽、糖、五香粉、芝麻、生抽、老抽。
然後再加入適量的水在麵粉窩中,將裡面的佐料捏散攪勻,然後再將邊上的麵粉加進去,和成麵團,靜置一會兒。
靜置好的麵團分成若干份,取一塊麵團擀成長型,越薄越好。
將擀好的長麵皮拍上乾粉,然後對摺(如圖所示)。
對摺後,兩層一起斜切成寬條。
然後將每一條寬條中間都劃一個小口。(如圖所示)
然後將切好小口的一小條拿在手上,將小口輕輕抻開一點。
然後將小口以上的部分,用右手將其塞進小口裡,再輕輕拉過來,轉一下縷一下,一個蛋散就做好了。
同樣的方法,將蛋散全部都做好。可以平放在木板或桌子上,最好不要重疊起來,以免黏在一起了,放的時候每個都拍上點乾粉。
鍋燒乾,倒入大量的油,將油燒熱,試油溫,用木筷子放入油鍋中,筷子起泡泡就可以了,沒起泡證明油溫還不夠,繼續加溫,直至起泡泡。
油熱好後,將製作好的蛋散分批放進油鍋中,將其炸透至金黃色。
炸好後晾涼滴幹油份,即可進行密封儲存。
廣東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年貨之一——蛋散,做完收工!
小貼士1.麵團水分不要太重,稍微幹一些,這樣不僅好切而且造型也會好一些,炸出來的口感也會非常的脆。
2.麵團儘量擀得極薄極薄的,越薄炸出來就越脆。
3.擀好的麵皮一定要拍上一層乾粉,因為對摺之後要切,切了之後穿,穿了之後要炸,最後呈現出來說是會開花的有分層的樣子,所以對摺的兩層麵皮要有乾粉做阻隔,防止黏在一塊兒,變成一片麵皮。
4.切的時候可以斜切,也可以直接豎著切,斜著切的話炸出來的品相會好看一些。
5.不要切太細,以免穿的時候容易斷。小口切在中間就行,不用切斷,切斷了也就沒有穿過去這個必要了。
6.穿蛋散的時候儘量輕一些,要不然就會把小口撐大了,麵皮也拉長了,造型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7.白芝麻是要事先炒香了的,也就是放入乾鍋中小火炒至金黃色,這樣的芝麻才香,生的芝麻沒有那麼香。
8.炸東西油溫很重要,油不夠熱,下去炸的東西會沉底,而且會吸很多油,不鬆脆,不酥;油溫太高了,下去炸的東西容易糊,而且不容易炸透也就是不容易熟,會導致快糊了但食材還沒有熟。所以油溫相當重要。測油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筷子試,但一定要是木筷子哦!放下去,筷子旁邊會一直冒泡泡就哦ok了。再不行,先扔一個油角進油中,油角要是沉在鍋底就是油溫不夠,要是一放進去,馬上冒泡泡馬上浮起來那就證明油溫ok了。
9.還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往麵粉裡再添點香料,自己做就有這個好處,愛吃什麼口味的就做什麼口味的,只要不往黑暗料理界進發就行。。
本文來源:下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