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控管仇恨言論 Facebook禁扭曲納粹大屠殺貼文

2021-02-24 灣區看世界

鄭重聲明 本篇內容為世界日報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重製、複印使用。

     Facebook將禁止發布否定或扭曲納粹大屠殺的貼文,若用戶搜索有關納粹大屠殺訊息,會將其引導至權威來源。Facebook執行長扎克伯格12日宣布這項新政策,這是Facebook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採取打擊陰謀論與假消息的行動。

Facebook將禁否定猶太人被屠殺貼文。執行長扎克伯格表示將加強Facebook對仇恨言論的廣泛限制政策。(網路截圖)

     這項政策決定是在全球大屠殺倖存者大力推動下發布,他們自今夏開始對是扎克伯格發聲,促從在Facebook刪除否定納粹大屠殺貼文。 「猶太人對德索賠會議」(Conference on Jewish Material Claims against Germany)協調推動「不否定它」(#NoDenyingIt)行動,運用Facebook讓扎克伯格聽到大屠殺倖存者聲音,每天發布一則影音內容提出訴求,期望他能刪除否定大屠殺團體推文及仇恨言論。行動正值Facebook採取反對全世界各種形式仇恨言論與極端主義政策之際。

     Facebook12日表示,全球反猶太主義崛起以及對大屠殺的無知程度令人震驚,特別在年輕族群。統計顯示,一些年輕美國人相信,大屠殺是虛構或被誇大了。

     許多科技公司開始在2017年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夏綠蒂鎮遊行事件、一名自稱白人至上主義者開車衝撞遊行隊伍造成傷亡之後,開始對煽動仇恨與暴力言語,採取更嚴厲堅定反對立場。不過,Facebook與部分公司反應較慢,認為不會立即構成暴力威脅或人身傷害。

     扎克伯格在部落格發文,他相信新政策在制定可接受與不可接受言論之間,取得「對的平衡」(right balance)。先前他曾認為否定大屠殺者並非故意搞錯,只要發文沒有傷害或暴力、某些反動內容應受保護。這個說法引起憤怒。遭到抗議後,身為猶太人的扎克伯格澄清,否定大屠殺令人反感,但向不良言論對抗最佳方式,就是發出良善聲音。

     扎克伯格12日表示,隨著數據顯示反猶太暴力的增加,他的想法已改變,並更加強Facebook對仇恨言論的廣泛限制政策。Facebook指出將立即開始在Facebook與Instagram刪除否認大屠殺發文,但可能需要時間完成。

相關焦點

  • 獨家 納粹大屠殺紀錄片70年前為何被禁
    電影人西德尼·伯恩斯坦隨軍拍攝,製作紀錄片展示納粹罪行,並請希區柯克擔任該片的總導演。然而,這部紀錄片一直未被完整播出。2014年,英國皇家人類學院主席安德·辛格(André Singer)追蹤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及被禁故事,完成了紀錄片《夜幕會降臨》。英國著名主持人史蒂芬·弗萊評價,它「有著不可思議的黑暗、深刻,令人不舒服,震撼、精彩」。
  •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永不消逝的黑暗記憶
    圖為1月27日,人們在耶路撒冷的亞德韋希姆大屠殺紀念館參觀,牆上懸掛的是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的照片。節日簡介1月27日是「紀念大屠殺遇害者國際日」,全稱為「緬懷納粹大屠殺受難者國際日」。這是聯合國大會2005年1月召開特別會議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11月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了以色列和104個國家的共同提案,將每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這一天定為「緬懷大屠殺受難者國際日」。銘記那段悲痛的歷史,抵制當今世界依然存在的仇恨、偏執和種族主義是全人類共同的職責。
  • 烏克蘭納粹大屠殺照片曝光 數千個萬人坑慘絕人寰
    (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4日報導,在二戰結束7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一組記錄了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在烏克蘭進行的猶太人大屠殺的秘密照片被公諸於世。這組令人震驚的照片展示了生活在烏克蘭的猶太人在二戰時期遭受到的種種凌辱與殺戮:在一次次的「有組織的暴行」中女人被當街扒光暴打、很多人被趕到亂葬崗前爆頭,有160萬名猶太人在這場大屠殺中死去。
  • 兩中國人在柏林擺拍納粹手勢被捕 原因何在?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包括西德和東德都經歷了嚴格的「去納粹化」過程,與希特勒和納粹政權有關的圖像、標誌、口號、儀式和禮節等,都被嚴格禁止在公共領域中出現。而在戰後盟軍佔領德國期間,納粹政權時期使用的大量教科書、宣傳品及帶有納粹意識形態的書籍,也被大批集中銷毀。
  • 「納粹用囚犯做人皮燈罩只是戰爭宣傳」,法國作家驚人言論把自己送入大牢
    索拉爾本名Alain Bonnet,現年60歲,因其否認大屠殺的反猶立場而知名,並已經被多次被司法機關判決有罪。他開辦一個名為「平等與和解」(Egalité et Réconciliation)的網站。2017年11月,該網站發表律師維古耶的作品,質疑大屠殺的真實性,相關內容激起軒然大波。
  • 散播種族仇恨言論 北灣14歲少女YouTube帳戶遭刪除
    北灣一名14歲少女經常在YouTube上散播反穆斯林和種族歧視的言論,最近又上傳一支反同志影片,帳戶遭到YouTube刪除。北灣14歲少女沙普屢次違反YouTube規定散播仇恨言論,帳戶被YouTube刪除。
  • 日本右翼,霸道扭曲的「言論自由」就別談了!
    好一個所謂的「言論自由」!  眾所周知,在世界上任何國家,「言論自由」都不等於沒有底線、紅線,都應當堅守人類良知。日本漫畫家本宮廣志的歷史漫畫連載,描繪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殘暴行徑,但因右翼分子的抗議和打擊,不得不暫時中止創作;日本首家收集戰時性暴力受害與加害資料的慰安婦資料館「女性戰爭與和平資料館」2005年開館以來,遭到右翼勢力長期打電話進行謾罵和恐嚇;《朝日新聞》前記者植村隆因報導「慰安婦」問題而遭受右翼頻繁夾攻……此類實例,不一而足。
  • 臺高中校慶變裝扮納粹引眾怒
    原本只是一個搞cosplay的校慶活動,因為出現了納粹的符號和軍裝而演變成了國際事件,出乎了臺灣這所學校的預想。臺北新竹市私立光復高中學生在校慶的變裝遊行活動中,穿戴納粹衣帽、手持納粹旗幟,化身納粹軍團,其老師甚至登上戰車比出希特勒手式。系列照片上傳到臉書後從而引發社會各界乃至國際上不滿和爭議。"
  • 明尼蘇達夫婦納粹旗幟遮面遭沃爾瑪禁入
    明尼蘇達州馬歇爾市(Marshall)一家沃爾瑪(Walmart)公司的發言人向當地媒體證實,周末在沃爾瑪被看到的兩名以納粹旗幟遮臉的人
  • Discovery揭露仇恨的起源| 文茜的世界周報
    其實重要的是來自於為什麼我們彼此如此的仇恨——仇恨的起源。最近 Discovery Channel 即將播出一系列的節目 Why We  Hate,由鼎鼎大名的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史蒂芬·史匹柏,和在美國電視節目裡地位很高的、艾美獎最佳紀錄片導演艾力克斯·吉伯尼共同監製;試圖透過歷史史實、心理實驗、社會案例、腦神經科學研究…等,從世界上最殘酷持久的仇恨案例中汲取教訓,並深入探討人性中最邪惡與無情的情緒「仇恨」究竟從何而來。
  • 1月27日 |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或許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只記住每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可你知道嗎?
  • NFL球星在自家餐館塗鴉「MAGA」和仇恨言論
    為騙保金,NFL非裔球星在自家餐館塗鴉仇恨言論...Edawn Coughman(美聯社)警方稱,考夫曼在他的餐館牆上潦草地寫下了「MAGA」和種族主義言論並報警。警方調查後指出,考夫曼涉嫌試圖通過舉報仇恨犯罪來騙取保險金。「他有可能試圖將此製造成一種仇恨犯罪」,一名調查員說,「我們不知道他是否試圖引起人們的注意。我們所知道的是,如果那個證人沒有打電話給我們,如果這些官員沒有像他們那樣迅速調查,我們可能會坐在這裡談論一種完全不同的罪行,考夫曼先生會盡全力說明他自己就是受害者」。
  • 納粹標識和希特勒人偶公開擺放
    其中一個希特勒玩偶有做出納粹軍禮的動作。但是,在希特勒衣服上,有"世界和平"的字樣。商店老闆表示:「我們純粹是模型愛好者,不會摻雜任何政治因素。它放在公共場所,有人看了會不舒服,你怎麼看?我們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來理解,眾口難調,你看到不舒服,誰看到我店裡都不舒服,我就不要開店了。」
  • 川普言論再遭社交平臺審核!總統帳戶、挺川討論區接連被封
    【中美創新時報6月29日訊】據美國中文網綜合報導,美國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Twitch周一暫時封禁了總統川普的帳號,援引「仇恨行為
  • 新冠病毒錯誤言論在美國社交平臺被瘋狂傳播,Facebook表示已竭力刪除
    等錯誤言論,違背了公共衛生安全委員會有關防止病毒傳播的建議。此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和他的8400萬Twitter粉絲分享了該視頻,導致該視頻在Facebook、Twitter以及YouTube等平臺被廣泛傳播。截止周一晚些時候,它在Facebook上的觀看次數就已達到2000萬,NBC新聞記者布蘭迪·扎德羅茲尼(Brandy Zadrozny)稱 。
  • 美國近三分之二年輕人不知猶太人大屠殺事實
    一項最新的調查結果表明,近三分之二的美國年輕人不知有600萬猶太人在二戰期間的大屠殺中喪生,超過十分之一的人認為是猶太人自身造成了大屠殺。 近四分之一(23%)的受訪者認為大屠殺是虛構的或是被誇大過的,或者對大屠殺持不確定態度。有八分之一(12%)的人表示,他們絕對沒有聽聞過,至少自認為自己沒有聽聞過大屠殺。 此外,超過半數(5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社交媒體平臺或者社區中看到過納粹標誌,近半數(49%)的人在社交媒體或其他網絡平臺上看到過否認大屠殺或歪曲事實的帖子。
  • 禁片:納粹電影的隱秘遺存
    穆勒生於德國戰敗20年後,令他擔憂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對納粹歷史漠不關心,同時右翼民族主義在歐洲崛起。他在柏林接受電話採訪說,籌備《禁片》前,他製作了紀錄片《哈蘭:在<猶太人蘇斯>的陰影裡》(Harlan: In the Shadow of Jew Süss),這是一部圍繞納粹德國知名導演威特·哈蘭(Veit Harlan)的紀錄片,講述了哈蘭的家族遺產。
  • 韓國組合防彈少年團疑使用納粹標誌?猶太組織坐不住了!
    (圖源:推特)近日,一個名叫「西蒙·維森塔爾中心」的猶太人權組織指責韓國男子組合「防彈少年團」(BTS)「嘲弄歷史」,並要求他們道歉,因該團成員所拍的一些照片涉及納粹風格的標誌。一位名叫庫珀(Abraham Cooper)的猶太人拉比還翻出了一張2015年時的照片,該團一位成員曾戴著印有納粹黨衛軍(SS)頭像的帽子擺造型。
  • 納粹旗就是違法,藏獨旗就是言論自由?德國這雙標玩的可真6
    言論自由?德國足協副主席這番話著實是好笑,難道他忘了前段時間兩名中國遊客因在德國國民議會大廈門口行納粹禮而遭德國警方逮捕的事情了嗎?德國國民議會大廈據筆者了解,德國「對仇恨言論及與希特勒和納粹相關的標誌符號有著嚴格的法律約束「。德國刑法典86條第1款第4項規定,用於「復闢納粹組織」的宣傳品,也被禁止持有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