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練過程中,其實簡單的工具也能非常有力的幫助到客戶。Paul博士的教練過程中,發現他經常用的工具其實非常簡單,5R、平衡輪、邏輯層次等,同時簡單的工具能夠產生不簡單的效果。因為教練的效果來自BEING(教練狀態),而不僅僅是DOING(工具本身)。
在人的一生中,經常會思考我為什麼活著?什麼對我是重要的?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最想要的是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我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變?這些基本的問題如果沒有想清楚,人就容易迷失方向,如浮萍般飄忽不定。回答這些問題,需要釐清現狀,需要直觀地看到與此相關的各因素是什麼關係。在這方面,教練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
教練技術裡有一個常用的工具叫「平衡輪」,就是將一個圓平均分成若干等份(一般分成八等份),然後將自己工作、生活或生命中一些並列的內容填寫在圖中,以幫助自己清晰現狀,覺察到平時忽略的部分,找出希望有所改變的內容,然後制定計劃,採取行動。
平衡輪是我接觸一個教練工具,也是我使用最多的一個教練工具。這個工具非常簡單,同時在教練過程中非常有效。它結合了左腦(分解及分析)和右腦(整體圖像、感受、直覺)的優勢,經常能夠讓被教練者有比較深的覺察。平衡輪可以有多種使用的方法,我總結我曾經使用過的方式,略舉幾例如下,也歡迎教練同行有更多的補充。
1、人生平衡輪
人生平衡輪是對客戶當前生活狀態的一個「快照」,常用於教練中,幫助客戶全面審視自己當前的生活狀態。在客戶對每一個自己的生活領域進行滿意度評估後,教練可以使用的問話如下:
你有什麼發現?
你最想要哪幾個領域有所改變?
你想要有什麼樣的改變?
你做些什麼就可以實現這個改變?
2、工作平衡輪
工作平衡輪與生活平衡輪類似,只不過是針對客戶的工作環境下,是對客戶當前工作狀態的「快照」。
3、雙輪矩陣
雙輪矩陣是由亞洲大師級教練Paul Jeong博士所研發出來的一個教練工具。生活平衡輪、工作平衡輪都是一個「靜態」的狀態,而雙輪矩陣則可以用於對客戶若干次的教練過程的跟進。在聚焦目標的前提下,客戶通過對上一時間周期行為的反思,從而制定下一周期的行動計劃。因此雙輪矩陣是一個動態的工具。
4、干係人分析
列出影響客戶或者某項目的若干重要干係人,分析不同干係人的影響(打分),分析關注優先級及響應的應對策略。
5、設定目標
當客戶不清楚自己的目標的具體細節的時候,可以使用平衡輪來對目標進行具體化。例如客戶想要「一個理想的工作」,可以使用平衡輪進行具體的刻畫:薪酬、工作內容、地點、環境……,然後評估各方面的優先級或者重要性。
6、行動方案
當客戶對目標有了清晰的認識,可以使用平衡輪讓客戶迸發大量行動方案,這是一個教練與客戶一起頭腦風暴的過程。
7、細分平衡輪
有時候可以對平衡輪的某一個領域進行更詳細的細分,例如客戶的工作平衡輪中有一個領域是「團隊」,則團隊可以細分為6個甚至8個領域,形成一個更為細分的平衡輪:溝通、團隊文化、分工協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