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提出這個問題並不是為了引發一場「聖戰」,而是想解答一位備受困惑的讀者給唯輪網小編的留言:
家離公司有8公裡左右,應該選擇平衡車還是電動滑板車代步?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在不同維度上對比平衡車與電動滑板車,從而找到更加適合的解決方案。
目前,平衡車主要有三種形態,分別是兩輪平衡車、獨輪車以及扭扭車。常用於上路代步的是兩輪平衡車和獨輪車。
由此,在接下來的討論中,我們主要對比兩輪平衡車、獨輪車與電動滑板車在安全性、通過性、攜帶性、上手程度、使用體驗、維修和售價等方面進行比較。
安全性
兩輪平衡車、獨輪車與電動滑板車都是沒有額外安全裝置的代步工具,目前不能行駛在機動車道內。如果能夠嚴格按照規範使用,一般可以為使用者營造安全和便捷的出行體驗。
但從對車子的控制來說,獨輪車與兩輪平衡車需要通過重心來控制。如果不熟練的用戶,很容易在路面坑窪或者危機的時候出現問題。而電動滑板車的制動則通過手動的方式實現,相對而言安全方面會高一點。
圖片來源:九悅Joyor
通過性
一般通過性與車輪尺寸有關。獨輪車與兩輪平衡車的尺寸比較大,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路面條件。獨輪車一般都是以14寸為主,個別高配置18寸的通過性就更強了。
電動滑板車的尺寸不會超過10寸,一般6-10寸左右(8寸以下的還是實心輪),對路面的要求比較高,雖然城市道路的路面情況比較平坦,但也有一些不理想的情況,所以駕駛電動平衡車需要小心。
相對而言,獨輪車的通過性無疑是最好的,因為只有一個輪子,並且輪子尺寸大,移動靈活,可以應對不同複雜路面。。
攜帶性
在10~15公裡續航的產品中,獨輪車一般在11kg左右,而且體積較小。但有些電動滑板車支持摺疊,可以放入後備箱。相對而言,兩輪平衡車的體積就佔空間。當然,也有些小型的兩輪平衡車,但仍然佔空間。
有些用戶甚至表示,獨輪車與兩輪平衡車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解放雙手。「獨輪車騎行可以玩手機」。也玩家表示,還可以撐傘,拿東西,比較方便。
而電動滑板車需要一直扶著車子,雙手一直被佔用。但如果遇到沒電,獨輪車和兩輪平衡車需要手提,而電動滑板車可以推動。
總結而言,獨輪車的便攜性最好,然後到電動滑板車和兩輪平衡車。
圖片來源:九悅Joyor
上手程度
這個就無需多言,所有接觸過獨輪車的用戶都知道,要騎行上路需要付出勤奮練習。究竟有多難,知乎上有網友@江萊如何表示,
「我自己學了3天,每天一小時左右才上手」,而且「學會獨輪一個月之後,裡程有接近200公裡,能完全掌控車子,才敢作為通勤代步,上路必帶護具」。
兩輪平衡車相對容易,沒接觸的用戶可以在幾分鐘也可以上手,並愉快騎行一段,但想要上路代步還是需要練習一段時間。
電動滑板車的駕駛方式類似於電動自行車,並且在平穩性方面還要優於電動自行車,操作入門比較容易,可以說是一上車就能變成老司機飆車。
總體而言,獨輪車上手難,接著是兩輪平衡車,最輕鬆的是電動滑板車。
圖片來源:九悅Joyor
當然,如果你懶得練習獨輪車,就喜歡電動滑板車,那麼你也還會擁有很多選擇。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品湧現,電動滑板車可以分為四類:
普通型:各種公模的產品
便攜型:重量10公斤內,有些車身是碳纖維打造
舒適型:外觀漂亮,設計感強,避震效果好,整體舒適度好,但性能指標中規中矩
性能型:在功能參數上碾壓其他,比如速度可以去到50km/h
使用體驗
使用過程最關鍵就是能不能帶來舒適感。在這個層面上的比拼,電動滑板車最好,然後到兩輪平衡車,最後是獨輪車。
一般,獨輪車連續騎行3-5公裡腳開始有不舒適的感覺,因為獨輪車整個操控都是用雙腿的肌肉,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容易造成肌肉疲勞,而2輪平衡車則不會需要用腿部肌肉操控車子或者保持平衡感,所以比獨輪車稍微好,但電動滑板車則可以完全放鬆雙腿,可以支撐更長的裡程,20到30公裡都不會感到明顯累。
維修
零部件越多故障率相對高 維修成本越大。獨輪車就一個電機,主板和電池,兩輪平衡車在其他部件與之相同的情況下多了一個電機。而電動滑板車還有剎車線 油門線等等。所以,獨輪車最好修,然後是兩輪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
售價
售價方面,這個就見仁見智了。一般,續航15-20公裡的電動滑板車、獨輪車以及兩輪平衡車,如果配置參數相差無異,售價基本都差不多,大概會在1500-2000人民幣。
以上這些對比都是不少玩家口口相傳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到更多人在平衡車與電動滑板車之間作出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代步方案。當然,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人分享想法,一起交流。
所以,可以加入我們玩家群↓↓↓↓,一起聊。
如果你對智能代步產品的愛好者和發燒友,歡迎關注加入我們的QQ群!
我們不定時有針對粉絲的不用福利,包括但不限於:
品牌新品首發體驗
品牌產品驚喜折扣
新產品線下體驗
產品測評搶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