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南昌縣的熊女士告訴《都市現場》,她懷疑附近的一家博士眼鏡店,給自己10歲兒子豪豪配的眼鏡有問題。
2018年,熊女士帶著兒子豪豪去醫院做體檢的時候,發現他近視了。當時,熊女士為豪豪配了一副眼鏡,並在家附近的一家博士眼鏡店定期做檢查。
根據熊女士提供的單據,去年9月和今年3月,豪豪都重新配了眼鏡,眼鏡的度數都是雙眼200度。一直到今年的6月13號,豪豪在博士眼鏡店驗光測到的近視度數,還是維持在200度。
可是8月份,等熊女士帶兒子去南昌大學二附院體檢時,發現兒子的實際度數是300多度,相隔一個月增加了一百多度。因此,熊女士懷疑,是眼鏡店的驗光能力不足,測錯了度數。眼鏡店到底有沒有責任?這會只是個別現象嗎?
另一位消費者陳女士的遭遇,也和眼鏡店驗光有關。這一次,醫院測得的度數,比眼鏡店測的是低了100多度。
陳女士介紹,2017年12月,她帶著女兒去南昌市勝利路的「亨得利」配眼鏡,當時測得的近視度數是右眼125度,左眼700度。今年,陳女士的女兒準備上初中,所以8月底的時候,陳女士帶著女兒去中山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南昌分部測了次度數。
陳女士:醫院做了個散瞳,測到500多度。當時醫生就大吃一驚,說你女兒怎麼500多度的眼睛戴了700度的眼鏡?我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根據醫院出具的檢查報告,陳女士的女兒測得右眼275度,左眼575度。在右眼度數加深了150度的情況下,左眼度數反而比之前低了125度。
陳女士說,她當時就找到了「亨得利」眼鏡中心,為女兒又做了次檢測。當時測得左眼度數是600度之後,「亨得利」拒絕出具檢測報告。陳女士認為,前後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就是「亨得利」測錯了度數。
隨後,記者與陳女士一塊來到了「亨得利」眼鏡中心。工作人員承認,前段時間他們確實測得陳女士女兒左眼的度數降為了600度,不過他們不認為是之前的檢測有誤,而是測量標準的不同,醫院是按照醫學標準的度數,他們則是按照舒適度來調整度數。
記者從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了解到,青少年需要散瞳才能得到真實的近視度數。而只有根據真實近視度數制定配鏡方案,才能最大程度保護青少年的視力。而「亨得利」眼鏡中心表示,眼鏡店一般都不具備醫學驗光的條件。
南昌「亨得利」眼鏡中心勝利路總店工作人員:在醫院給青少年配鏡是有流程的,由於兒童存在著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的區別,首先是要檢測散瞳;其次是小孩容易緊張,眼壓過大的話也會影響數據,所以散瞳測到真實數據之後,假如說存在差異的話,後續還會做一個視力矯正。我們沒有散瞳,如果測到假性近視,會叫顧客上醫院。即便確實是真性近視,也可能因為眼壓的問題存在度數的差異。
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經介入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