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孩子時,發現他嘴裡叼著一根『香菸』,仔細一看,竟然是糖,做得跟香菸一樣!」說起近來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迷上了「香菸糖」,家住小梘鎮的曹先生鬱悶不已。
11月1號下午4時左右,記者來到城區成綿路小學附近的一家小商店,詢問有沒有煙形糖果,店鋪老闆稱貨還沒到。在旁邊一家商鋪內,記者在櫃檯上看到了這種仿香菸的糖,盒上寫著「如咽口香糖」,外包裝盒比煙盒小一些,裡面有5根糖,每根約有6釐米長,且「過濾嘴」部位也是黃色的,跟香菸外形極為相似。
「這種糖五毛錢一盒,又酸又甜的很受歡迎。」店老闆說,一天下來能賣幾十盒。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富樂小學、實驗小學等周邊商鋪,發現都有類似的「香菸糖」出售。
針對此種現象,記者隨機採訪了約30名家長,均認為此類糖果不適合在學校周邊商鋪出售。在實驗小學門口等著接孩子的家長黃女士說:「平常我老公抽菸,都會避著孩子,就怕孩子模仿。沒想到出了『香菸糖』,這不是讓孩子從小就開始模仿抽菸嗎?」
對於商鋪售賣的這種糖,家長王先生表示很氣憤。「把糖做成煙的形狀銷售,商家簡直利慾薰心了。孩子小,分辨能力差,模仿力強,把這類東西放在學校門口銷售,不是在引導他們往抽菸的道路上走嗎?」王先生希望有關部門整治學校周邊的攤販,禁賣這些不良商品。
除了擔心小孩子因為食用這種糖果而學會抽菸,另一方面家長也擔心這種價值0.5元的糖是否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記者看到這種所謂的「香菸糖」,外包裝上標註著生產日期、有效期、生產廠家的字樣,但是不是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就不好判斷了。不過記者從網際網路上查詢到我國在2003年就已籤署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其中明確規定「禁止生產和銷售對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菸草製品形狀的糖果、點心、玩具或任何其他實物」。
隨後,記者將這一情況反映給涪城區的食品藥品監督局,工作人員表示將會做進一步調查,並儘快給予答覆。(綿陽廣播電視臺記者:李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