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張譽騰教授到磁灶嘉福尋根謁祖

2021-03-01 磁灶風採

「那是我阿公和阿爸住過的地方啊。」

7月18日,在晉江磁灶鎮五龍村嘉福祖厝旁,臺灣同胞張譽騰教授深情地望著不遠處兩間已年久失修的小屋說。

張譽騰是臺北歷史博物館原館長,畢業於臺大動物學系,在美國獲生物學碩士後,再也沒離開博物館界。「我媽媽和我兩個哥哥曾來過這裡,我一直想來,這次終於實現了。」

當日上午,張林村和五龍村嘉福自然村的宗親們熱情地接待了張譽騰教授,在張林村的老人會址,宗親們圍在一起進行座談,其樂融融,宗親們培些張教授走訪了張林宗祠、張林中心小學和小學新校址。

「張林人皆稱他爺爺為『大善人』,德高望重,造福一方。」張林村黨總支部書記張擁軍說。

原來,張譽騰的祖父張孫翼曾是張林中心小學(前身為私塾)的負責人。據族譜記載:孫翼公「居鄉課塾,教導子弟。於故裡倡設儒林高初兩等小學。自任校董,作育英才無數。」

張譽騰的父親張子漁「福建省立晉江中學畢業後,暫於母校任教。」1947年,張子漁攜家眷入臺,育有五男三女。「我有四個哥哥、兩個姐姐、一個妹妹,我是老七。」張譽騰說。

巧的是,張子漁的弟弟張子燁在嘉福也育有五男三女。「一模一樣,很好記。」張譽騰在嘉福的堂兄張春生說。

祖厝前,鞭炮陣陣,宗親情誼敘得歡。「希望你多回來看看。」嘉福的數十位宗親來到祖厝前,歡迎張譽騰回家。

「兩岸一家,一衣帶水,一脈相承,以後要常來看看。」張譽騰透露了一個消息,「明年我將到廈門大學任職,以後會帶家人一起回來。」

對於自己的專業,張譽騰表示,大陸歷史文化遺產之豐富令人震撼,希望兩岸博物館界加強交流合作。比如兩岸可以互派人員進行調研、學習,做到優勢互補。

相關焦點

  • 臺灣新北市信眾到池店南嶽廟謁祖進香
    晉江新聞網10月30日訊  昨日上午,臺灣新北市五股助順將軍廟信眾150多人到晉江池店鎮溜江南嶽廟謁祖進香(如右圖),共同弘揚助順將軍精神,增進兩岸文化交流。宋先生還告訴記者,新北市的助順新廟將於明年正式落成,他們已邀請祖廟南嶽廟信眾也前往臺灣的助順將軍廟進行文化交流。「希望兩岸之間可以利用宗教信仰,促進更深、更好的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  據悉,南嶽廟又稱南海廟,始建於五代,歷代有修葺,原為前殿、中殿、後殿所組成,前殿於近代廢,中殿、後殿尚保留始建型制,是研究閩南五代時期建築之重要實物依據,已於1991年4月成為晉江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 臺灣漳化埔鹽大有何氏組團到福建廈門同安尋根謁祖
    2018年6月24日,臺灣省彰化縣埔鹽鄉大有村何氏宗親由第一任會長何明、總幹事何順安、總務何江龍的率領下,在臺灣金門何氏宗親會原理事長何振耀宗長的陪同下,一行24人組團到廈門同安區西柯鎮何厝村尋根謁祖
  • 尋根!臺南安平天后宮連續三年回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率董監事以十音八樂為陣頭前往湄洲碼頭迎接遠大而來的安平天后宮進香團一行。祖廟天后宮內則以瑞鼓祥鍾迎接歸來省親的安平天后宮分靈媽祖及眾神尊。隨後,雙方在天后宮內舉行莊嚴的三獻禮儀式;儀式禮成後,互贈交流紀念品並座談暢敘友誼。
  • 臺灣臺南安平天后宮連續三年回媽祖故裡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4月19日,臺灣臺南安平天后宮一行360人,在主任委員張省吾的率領下,身著統一廟服,恭抬分靈媽祖,以浩蕩的陣頭,連續三年回媽祖故裡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 媽祖情牽兩岸緣——臺灣雲林縣西螺廣福宮639名信眾到賢良港天后祖祠謁祖進香
    臺灣雲林西螺廣福宮董事長林勝雄先生率領信眾639名,護送媽祖回賢良港天后祖祠謁祖進香,並在天后祖祠奉請媽祖聖父母牌位回臺灣供奉。天后祖祠董事長林自弟攜部分董事成員以旗鼓隊、鎖吶等陣頭在朝聖路階梯兩側夾道迎接海峽彼岸虔誠香信的謁祖之旅。
  • 臺灣彰化員林代天宮首次組團赴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4月21日上午,臺灣彰化員林代天宮信眾一行42人,在該宮大總理張國津的帶領下,身著廟服,恭捧分靈媽祖和玄天上帝等神尊,68年來首次組團回媽祖故裡——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眾臺灣媽祖信眾過踩長街、過牌坊、穿山門,一路拾級至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宮前,天后宮內則以瑞鼓祥鍾迎接遠道而來的臺灣媽祖信眾及分靈媽祖歸家省親謁祖。待分靈媽祖安座至祖廟媽祖金身膝下,眾善男信女謹修疏意,手持清香,敬獻鮮花素果,稽首上呈祈告祝文,祈願天上聖母威靈顯赫,俯納凡情,庇佑兩岸風調雨順、國泰民;祈願社下信眾家家迪吉、戶戶禎祥;士農有喜,工商倍利。
  • 晉江揚美境主公赴安溪羅內安山祖廟謁祖進香大吉!
    他們一行人數百人乘坐十餘量大巴車,迎請揚美境主公與境主媽一路來到羅山安山廟謁祖進香,場面隆重,聲勢浩大!揚美境主公謁祖進香視頻https://v.qq.com/x/page/g05578myk9x.html羅內境主——安山廟正順尊王
  •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希望年輕人在博物館舉辦婚禮
    本周六晚22:38,由央視一套《開講啦》將邀請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做客,陳館長認為走進博物館就應該用心感受文化,不要總惦記著拍照:「我覺得在博物館拍照的人都很傻。」 ,達到766萬人次,但是陳履生卻在現場表示,「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館長是全世界最難做的館長」。
  • 臺灣張廖簡張氏宗親總會組團到饒平張氏大宗祠謁祖 一一共敘血脈親情 追溯正宗清河源流
    2018年11月3日上午10時,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張氏大宗祠(又名風度堂)門前,理事長張名壯率眾宗親舉行儀式,熱烈歡迎臺灣張廖簡張氏宗親總會理事長張政雄、秘書長簡明峰帶領一行42人回大陸謁祖代表團,共敘血脈親情,追溯正宗清河源流!
  • 臺胞吳玉紋到漳浦尋根認親,還做了許多好事…
    十多年來,村民們傳頌著臺灣宗親吳玉紋女士尋根認親的動人事跡,在祖祠內為她樹立昭績碑,碑文上刻著:「玉紋姑是漳浦縣女性旅臺同胞回鄉認祖第一人。她愛國愛鄉,敦親睦族,慷慨解囊,捐資公益,回饋桑梓……是族人的楷模。」近日記者探訪山城村,見到村中老年人協會旁邊有一座新建古色古香的六角涼亭,名為懷親亭,分外醒目,這是吳玉紋捐資興建的。
  • 【尋根問祖】尋找祖籍湖南桃源縣陳維周、陳文潘後裔陳氏同宗
    根論壇升級啟事陳氏在線提示:為幫助更多的宗親尋找到根源,陳氏在線已開通尋根問祖專欄及在線尋根論壇,為尋根尋宗的宗親免費發布信息,公益信息,歡迎大家轉載、轉發,謝謝!尋找祖籍湖南桃源縣陳維周、陳文潘後裔陳氏同宗我的分莊祖籍在湖南桃源,大約在1781年,也就是乾隆朝代時期,由湖南桃源縣遷移到武陵縣大巖村,陳家灣,應該就是現在的常德,我的祖人陳文潘,帶著兒子們逃災到湖北宣恩長潭落地生根
  • 張偉明 | 尋根開平 用鏡頭記錄鄉愁
    逐漸地,他有了這種想法,把自己的尋根之旅拍成一個故事、一部紀錄片,將最真實的感情用鏡頭記錄下來,讓更多像他當初一樣對自己家鄉和家族毫不了解的海外華人能真正了解自己是中國人,更深切的認識中國的文化與歷史。
  • 臨汾這場尋根盛典,全球華人為之神往!
    臨汾這場尋根盛典,全球華人為之神往!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省政協主席李佳,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原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濟南軍區原副司令員郭玉祥,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太原警備區原政委李懷民,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原辦公室主任宋石,省政協秘書長張岐雲,同根同夢文化委員會會長邱麗,省僑聯主席王維卿,省委臺辦副主任李菲,市領導董一兵、李雲峰、陳小洪、張建平
  • 【震撼】比幹誕辰3111周年拜祖大典全程視頻精彩回放!你想看的全在這裡!
    ,展望未來,共同實現「尋根、聯誼、合作、昌盛」的大統。頌歌飛揚、禮花怒放,隨著紀念比幹誕辰3111周年拜祖大典的禮成,現場氣氛達到了最高潮。雖然來自世界各地,雖然相隔萬水千山,但同根同祖同源的拜祖大典將海內外林氏兒女的心緊緊的系在一起。
  • 深圳觀瀾陳氏宗親來五華尋根問祖
    2018年8月1日上午,深圳市觀瀾茜坑村陳氏宗親陳日松,陳健輝、陳景春父子,陳元友、陳素忠兄弟,陳碧光、陳文新、陳來光等8位宗親,冒著盛夏酷暑,前來五華尋根問祖
  • 吳氏宗親尋根尋親!望各地吳家人幫忙!(2020.11.23)
    :本吳氏宗親現系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三加村,本族系屬祖太爺吳天貴之後裔,現本族系總人口為三百多人,目前共九代人,具體族系字輩為:國正天星順,官清明志安(據說原字輩為:國正天星順,官清令永長)。據前輩介紹,本族祖太爺吳天貴生於嘉慶癸亥年(1803年) 十一月十六日,吳天貴妻子甬氏(吳天貴的祖父吳國照、祖母祝氏,父親吳正德、母親郭氏)。祖太爺吳天貴原籍:湖北省利川縣小路司耳廠坪(這是1840的地名),在湖北省利川縣已婚,生有三子:吳星朝(妻子張氏)、吳星廷(妻子不詳)、另一子姓名不詳。
  • 華氏三兄弟千裡尋根
    2019年6月11日上午,來自貴州甕安、凱裡及重慶的華國慶、華勝利和華和平三兄弟,千裡迢迢到無錫鵝湖華氏宗祠尋根問祖,受到忠明會長的熱情接待
  • 聶族宗親在 江門市荷塘蒼村祀祖千人盛宴
    今天,來自新會城南、新會沙堆梅灣、新會三江茶園、恩平、珠海、博羅、始興、廣西賀州等地聶氏宗到江門荷塘蒼村聶氏參加每年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誕舉行的祭祖盛會,各地宗親歡聚一堂共敘親情!江門荷塘蒼村聶氏宗祠有數百年的歷史,今天新會文廣新局局長兼古岡聶氏文化研究會顧問林福傑先生現場實地考證,被祠堂裡的一首詩深深吸引,原來蒼村聶氏的十一世祖聶清碧是陳白沙的好友,這首詩是陳白沙賀其新居入夥所贈,很有歷史淵源!
  • 【尋根問祖】請王家兄弟姐妹幫忙擴散
    進入古藺縣的一世祖,姓名王正方,歷經現在約200----220年(到我這代共12代,按一代20年推算)。這樣的話,大約就應該是17601780年生。二世祖,王朝選,葬於1861年(其墓碑建於1861年,同治元年)。所以需要四川和湖北麻城的王氏老族譜裡面尋找那個年代的同名、而又離家遷出之人。我們的字輩是:正朝國仲惠,耳明登治玉,華思昭永遠,世澤雲安邦。
  • ​北裡|李世光:12年撰寫家譜尋根問祖
    掌上河津訊(記者 申海霞)鋁廠職工李世光,花費十二年的時間編寫《河津北裡村二甲李家族譜》,詳細介紹了北裡村李氏支脈的歷史傳承,時間跨度長達500餘年。  今年48歲的李世光是我市趙家莊鄉北裡村人,從2003年開始,他就致力於編寫和尋找河東地區二甲李氏家族的傳承脈絡。十二年的時間裡,李世光編寫的李氏族譜共記錄了二十四代人,所涉及的年份更是從明朝開始,記錄了李氏族人五百年的繁衍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