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將在珍珠港海軍造船廠新建一座能夠用於新型潛艇維護的幹船塢,還要建造一座大型生產廠房。有美媒認為,美軍在珍珠港這一大興土木的舉動是為了「對抗中國」。
據美國《星條旗報》11月15日報導,美國海軍計劃在珍珠港海軍造船廠建造新的幹船塢。報導稱,這是自二戰以來美軍首次在珍珠港建造新的幹船塢,新建的設施將成為一處巨大的潛艇維修基地。
美國珍珠港海軍造船廠俯拍畫面
報導稱,美國海軍在今年5月份發布的一份公告中,就已經預估了這處船廠設施的建造成本在20億到40億美元之間。美國海軍此前表示,為了通過不斷提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攻擊型潛艇作戰能力以應對中國,美軍需要在夏威夷配備4個幹船塢。珍珠港海軍造船廠雖然有4個幹船塢,但其中的4號船塢只能用於水面艦艇維護。而美國海軍「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建造訂單將在2022年完成,使得增加夏威夷幹船塢的需求日益迫切。
根據相關官員的說法,只有497英尺(約151米)的3號幹船塢即將被淘汰,因為這一船塢尺寸較小,甚至都裝不下美國海軍最新型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最新版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加長了84英尺(約25米),總長度達到460英尺(約140米),加長後能夠多帶28枚「戰斧」飛彈。預計將在本世紀30年代投入使用的美國海軍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體積將比「維吉尼亞」級還要大。3號幹船塢目前只能容納體型較小的「洛杉磯」級核潛艇。
美國海軍近日表示,正在為一個650英尺(約198米)長的潛艇用幹船塢和濱海廠房設施起草一份環境影響報告。根據美國海軍在今年5月份發布的報告,這兩個大型項目被打包成一個巨額合同,將建造一個超過50萬平方英尺(約4.6公頃)的多層生產設施和一個有頂棚或無頂棚的新幹船塢。根據預估,挖泥作業的工作量將超過25萬立方碼(約19萬立方米),使用混凝土超過20萬立方碼(約15萬立方米)。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的前任作戰主任卡爾·舒斯特對此表示,採用封閉的幹船塢可能是為了躲避衛星的「窺探」。一旦建成,這也將是珍珠港首個有頂棚的幹船塢。
目前珍珠港造船廠的4個幹船塢分別建於1919年、1941年、1942年和1943年,新造幹船塢的選址就在3號幹船塢旁邊。
《星條旗報》在報導中稱,競爭對手中國的崛起推動了珍珠港造船廠的升級,它將成為首個獲得濱海生產設施的美軍造船廠,這一大型設施將更有助於潛艇的維護。美國海軍對新造幹船塢和濱海生產設施的環境影響評估將分析各種可能的選項,建設草案預計將於2021年夏天發布,最終文件會在2022年發布。
不過《星條旗報》也提到,珍珠港海軍造船廠的這項現代化改造工作此前就已有規劃,是美國「造船廠基礎設施優化計劃」的一部分,這是一項為期20年、耗資210億美元的計劃,旨在對美國海軍4大造船廠中過時的基礎設施進行升級。
負責監管海軍造船廠的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表示,這4座造船廠「需要大規模的資本重組和重新配置,以提高艦船核潛艇的及時返回艦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