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導 美媒稱,日本幾個民間組織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把二戰期間200多名日本人和朝鮮人在中國被殺的「通州事件」和「有關慰安婦與日軍紀律文件」登錄2017年世界記憶遺產。這是去年中國成功申遺「南京大屠殺」後,日本一些民間組織醞釀的對抗行動提升到了聯合國。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6月5日刊登題為《日本申遺「通州事件」抗中韓申遺「慰安婦」》的報導,日本「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通州事件公文書館設立基金」等民間組織、旅美日本人團體等代表6月3日在東京召開記者會,宣布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了「通州事件」和「有關慰安婦與日軍紀律文件」登錄2017年世界記憶遺產。「通州事件公文書館設立基金」代表藤岡信勝說,他們把「通州事件」申遺,並希望化解慰安婦是性奴隸的「誤解」。
▲首座中韓「慰安婦」少女雕像落戶首爾街頭。
報導稱,據日本維基百科記載,「通州事件」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的7月29日在北京通州,中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保安隊」襲擊日軍駐通州守備隊、特務機關和日本居民的事件。蔣介石二戰後出版的《蔣介石秘錄》回憶過這一事件,但稱日本人死亡104、朝鮮人死亡108,並認為被殺者全是軍人,是日本誇大了事件。
報導稱,伴隨中國近年強調南京大屠殺的聲勢,日本議論通州事件的聲音也在上升。去年10月南京大屠殺申遺成功後,12月「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宣布爭取把通州事件申請登錄2017年世界記憶遺產的目標。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這次日本宣布申遺通州事件前兩天,中國外交部表明,支持中韓一些民間團體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慰安婦相關資料」登錄2017年世界記憶遺產。中國去年成功申遺南京大屠殺,對此,日本國內輿論一方面批評政府支付教科文組織分擔金卻不派員參與的輕視與無謀,一方面批評教科文組織運作不透明等。
▲6月1日,韓國市民團體在首爾召開記者會,宣布已與中國、荷蘭等國的市民團體一同將慰安婦問題相關資料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報導稱,教科文組織是目前日本的眼中釘,日本盯住了審查申遺過程。日本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的疑慮不減,而且深知在人事上也依舊不利,去年中國申遺慰安婦史料不果時,教科文組織亞太小委員會指導中韓下次聯合申請,也是這次中韓申遺慰安婦史料的背景。
▲UNESCO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
報導稱,日本大部分傳媒、輿論對通州事件申遺反應冷淡,關注的《產經新聞》也沒顯示樂觀看待申遺結果,申遺的民間組織也承認申遺目的是「阻止反日勢力」。
報導認為,申遺對抗可能只是近兩年日本與中韓在國際舞臺上外交對抗的又一個案。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螳臂當車,徒勞無功。歡迎轉發討論↗↗